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明杰 1 ; 吴俊江 1 ; 刘丽君 1 ; 郝连林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

2.黑龙江省林甸县花园乡农业站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内源激素;变化

期刊名称: 大豆通报

ISSN: 1009-2765

年卷期: 2001 年 03 期

页码: 12

摘要: 利用酶联免疫技术 (ELISA) ,测定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IAA ,GA的含量较感病品种低 ,ABA的含量变化不同 ,IPA含量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 ,IAA/GA的比值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 ,GA/ABA的比值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

  • 相关文献

[1]鹿蹄草在自然越冬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 陈忠,董延龙,李岩. 2013

[2]我国大豆孢囊线早抗源筛选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崔文馥. 1998

[3]富锦市大豆孢囊线虫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李肖白,刘冰,朱长明,张国勤. 2008

[4]大豆F_1代群体对孢囊线虫3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性遗传. 薛庆喜,马书君,张玉华. 1991

[5]大豆抗SCN_3种质资源的创新. 王守义. 2004

[6]SMV侵染对大豆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 刘丽君,吴俊江,高明杰,李文华. 2000

[7]扎龙湿地利用变化分析. 赵小静,杨凤海,刘艳霞,张磊,王帅. 2009

[8]浅谈我国目前农业新闻报道的新变化. 袁媛. 2011

[9]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分析. 杨淑萍,闫文义,张睿,刘文林,唐婧泉,张宏纪,姜艳喜,王翔宇. 2022

[10]黑龙江省农机发展及机械动力格局变化. 卞景阳. 2010

[11]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及Asr1基因表达的调节. 李馨园,杨晔,张丽芳,左师宇,李丽杰,焦健,李晶. 2017

[12]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李玉梅,李建英,王根林,董梅,刘文清,马凤鸣. 2007

[13]噻苯隆-乙烯利复配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机理. 刘晓双,顾万荣,朴琳,张立国,周颖,李彩凤,李晶,魏湜. 2017

[14]微生物源抗逆剂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影响. 李明,马启全,赵洪军,陶波,宋伟丰,翟喜海,潘亚清. 2012

[15]“绥李3号”花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孙伟,高佳缘,焦奎宝,王明洁,张冬雪,关莹,孙兰英. 2013

[16]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系)接种灰斑病1、7号生理小种后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吴俊江,刘丽君,高明杰,夏凯,王德刚,郭强. 2001

[17]不同时期喷施外源ABA对小豆碳代谢、内源激素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菁华,杨广东,胡尊艳,郝智勇,孙邦升,陈林琪,王雪扬,李琬,万书明. 2023

[18]化控剂对玉米光合、激素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杨可攀,顾万荣,王悦力,李文龙,孟瑶,孙继,陈喜昌,杨德光,魏湜. 2017

[19]水分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英,周长军,杨柳,吴耀坤,杜志强,杨丽,田中艳. 2010

[20]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开花期水稻叶鞘激素含量及抗寒生理的影响. 项洪涛,齐德强,李琬,郑殿峰,王月溪,王彤彤,王立志,曾宪楠,杨纯杰,周行,赵海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