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翁华 1 ; 吕晓辉 1 ; 魏有海 1 ; 郭青云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春油菜;野燕麦;高效氟吡甲禾灵;生理响应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649-6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春油菜田野燕麦(Avena fatua L.)对高效氟吡甲禾灵抗性生理机制,在实验室对抗性生物型野燕麦和敏感性生物型喷施高效氟吡甲禾灵后测定了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高效氟吡甲禾灵EC375 m L/hm2后,野燕麦敏感种群(S)的叶绿素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抗性种群(R)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野燕麦抗性种群(R)喷药处理后丙二醛含量始终很低,敏感种群(S)随着药剂胁迫时间的延长,施药与未施药处理后的丙二醛含量的差异明显;敏感野燕麦种群(S)施药和未施药处理后CAT的活性差异比较显著,抗性种群(R)施药后的CAT活性与未施药的CAT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得出敏感野燕麦生物型生理变化较大,高抗野燕麦生物型具有一定的生理适应性,生理变化较小。
- 相关文献
[1]高效氟吡甲禾灵微乳剂防除野燕麦效果研究. 翁华,郭青云,魏有海,郭良芝,程亮. 2009
[2]高效氟吡甲禾灵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 郭良芝,郭青云,辛存岳,魏有海,翁华. 2007
[3]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试验研究. 郭良芝,郭青云,辛存岳,魏有海,翁华. 2007
[4]春油菜田抗性生物型野燕麦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机制研究. 朱亮,翁华,魏有海. 2019
[5]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禾本科野燕麦防效评价. 朱海霞,郭良芝,魏有海. 2016
[6]10.8%精喹禾灵乳油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 李玮,魏有海,郭良芝,翁华,程亮,郭青云. 2012
[7]15.8%精喹禾灵EC对春油菜田旱雀麦、野燕麦的防治效果. 魏有海,翁华,程亮. 2011
[8]15%精喹禾灵乳油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试验. 李玮,魏有海,郭良芝,翁华,程亮,郭青云. 2012
[9]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春油菜田野燕麦的防治效果. 朱海霞,翁华,程亮,郭青云. 2013
[10]120g/L烯草酮乳油防除农牧交错区春油菜田野燕麦效果研究. 李玮,魏有海,郭良芝,翁华,程亮,郭青云. 2012
[11]国产精恶唑禾草灵EC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 翁华,郭青云,郭良芝,辛存岳,魏有海. 2006
[12]青海省春油菜苗期害虫用药更新技术初探. 张登峰,杨君丽,咸文荣. 2005
[13]青海春油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进展. 杜德志. 2013
[14]野燕麦3号致病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程亮,郭青云. 2008
[15]多孢木霉HZ-31菌株侵染对野燕麦生理机制的影响. 朱海霞,马永强,咸文荣. 2021
[16]三甲苯草酮对春小麦田野燕麦的防效. 郭良芝,郭青云,辛存岳,魏有海,翁华,程亮. 2008
[17]6.9%千里马浓乳剂防除春麦田野燕麦试验初报. 郭良芝,邱学林,郭青云,辛存岳,魏有海. 2005
[18]7.5%啶磺草胺WG对春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魏有海. 2011
[19]50g/L唑啉草酯乳油防除青稞田野燕麦药效试验. 郭良芝,翁华,程亮,李玮,朱海霞,郭青云,魏有海. 2013
[20]4%喷特乳油防除油菜田野燕麦技术. 郭良芝,邱学林,郭青云,辛存岳,魏有海.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
作者:郝帅棋;郭青云;李霖灏;袁华宁
关键词:甜樱桃;果实发育;GC-MS;香气物质;发育过程;动态变化
-
208份春小麦资源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郭阳;卢恩钰;周小妹;郭青云;康振生;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基因芯片
-
2020年与2021年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监测
作者:赵雪梅;刘耀霞;郭青云;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病叶率;越冬菌源量;影响因素
-
5种除草剂对春油菜田优势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刘泽渊;魏有海;郭良芝;程亮;付贞桢;李跃;杨振扬;王雪
关键词:春油菜;除草剂;防效;安全性;产量
-
蚕豆对除草剂灭草松耐药基因挖掘
作者:蔡青;翁华
关键词:蚕豆;灭草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耐药基因
-
链格孢菌DT-XRKA菌株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作者:程海洋;程亮;朱海霞;李娟;魏有海;郭青云
关键词:杂草;除草活性;作物安全性;生物防治
-
出芽短梗霉菌株PA-2胁迫下藜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作者:刘晓芳;程亮;郭青云
关键词:出芽短梗霉菌株PA-2;qRT-PCR;藜;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