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类型花生等行距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富军 1 ; 高华援 1 ; 刘海龙 1 ; 陈小姝 1 ; 王绍伦 1 ; 李春雨 1 ; 孙晓苹 1 ; 周玉萍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等行距种植;密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16 年 45 卷 02 期

页码: 49-53

摘要: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吉花4号、吉花19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花生成苗情况、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两品种的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产量均相应下降,饱果率、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出苗率、保苗率、主茎高、侧枝长和出仁率则表现相对稳定。本试验利用密度—产量回归方程得到珍珠豆型吉花4号最高产量是4838.26kg/hm~2,相应密度为13.69万穴/hm~2;普通型吉花19最高产量是6247.59kg/hm~2,相应密度为16.15万穴/hm~2,较吉花4号高产且适合密植。

  • 相关文献

[1]禾田稻2号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对产量影响试验研究. 姜兆远,刘晓梅,吕珂,高明,宋双,耿文良. 2021

[2]种植密度对高粱吉杂137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悦,李伟,李继洪. 2020

[3]肥水耦合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7

[4]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优质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立春,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王秀芳,张宽. 2006

[5]密度与氮、磷、钾用量对花生吉花1号产量的影响. 栾天浩,翟季,孙祎龙,王佰众,李玉发,刘洪欣,曲祥春,何中国. 2017

[6]高纬度生态区不同类型花生单粒精播密度研究. 杨富军,刘海龙,陈小姝,高华援,王绍伦,李春雨,孙晓苹,周玉萍. 2016

[7]吉粳88号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作用的分析. 张俊国,张三元. 2005

[8]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9]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10]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冯艳春,李万良,郑金玉,刘武仁,臧薪宇. 2007

[11]不同氮量和密度对吉单96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粉团,曹庆军,李贺,曹欣欣,李刚,于洪浩,姜晓莉,孔凡丽. 2019

[12]吉林省东部坡耕地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佃河,方向前,于钟富,吕端春,刘志友,王柄志. 2015

[13]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郭金瑞,任军,闫孝贡,刘建钊,边秀芝,刘兆国. 2015

[14]不同矮杆大豆品种的耐密性研究. 刘念析,董志敏,厉志,陈亮,刘浩,衣志刚,王博,刘宝权. 2020

[15]干旱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徐晨,赵鑫,陈宝玉,胡宇,曹铁华. 2018

[16]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夏颖,李海娜,梁运江,曹铁华,梁烜赫,许广波. 2019

[17]中晚熟大豆长农1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喜凤,吴春胜,郝满,李琰,王楠,岳杨. 2010

[18]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19]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 2011

[20]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伟燕,李志刚,李瑞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