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主要栽培措施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纤维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培通 1 ; 徐立华 1 ; 杨长琴 1 ; 杨德银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高品质棉;优质;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8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45-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5-2006年研究了密度、施肥和化控等措施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纤维品质的效应,发现烂铃和不同时期成铃的纤维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栽培措施影响烂铃率和棉花结铃分布,从而影响纤维品质。高N和不化控处理,伏前桃和伏桃烂铃率提高5~10倍,增加施N量和减少化控是导致烂铃率高的主要原因。后期植株全N含量与烂铃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控制后期各器官N代谢有利于降低烂铃率。随施N量增加,后期结铃分布逐步提高;增加密度(尤其是高密度)导致伏桃比例降低,而伏前桃和晚秋桃比例增加;化控量增加前中期铃分布比例提高,中后期铃比例降低。从降低烂铃率和提高优质铃比例两方面综合分析,应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施N总量,N肥前期适当增加,中期稳定,后期减少;化控用量总量略增,运筹上做到"花前减,花期稳,封顶增"。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高品质棉的研究与应用及配套栽培技术. 徐立华,何循宏,杨长琴,杨德银. 2004

[2]淮北棉区高品质棉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规程. 杨峰,王阶祥,陈平,李卫华,杨梅,胡新燕,张正敏. 2004

[3]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 杨峰,肖建,栾娜,张祥,王永慧,陈德华. 2010

[4]高品质棉“科棉2号”棉铃发育特性. 徐立华,李国锋,何循宏,杨德银. 2003

[5]科棉1号棉铃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杨长琴,徐立华,李国锋,何循宏,杨德银. 2004

[6]缩节胺对高品质棉成铃与品质的影响. 徐立华,杨长琴,李国锋,杨德银. 2006

[7]高品质棉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 张香桂,倪万潮,沈新莲,张保龙,杨郁文,徐英俊,姚姝. 2007

[8]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胡春明,林添资,钱华飞,刁立平,景德道,龚红兵,盛生兰,巫章平. 2009

[9]徐稻3号大面积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2007

[10]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盛生兰,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张继本. 2007

[11]粳稻镇稻10号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保优栽培技术. 林添资,景德道,刁立平,龚红兵,盛生兰,张继本,胡春明,钱华飞,周义文,余波. 2008

[12]醉金香葡萄的引种表现及省力化栽培技术. 刘伟忠,毛妮妮,郭建,鲁群,刘照亭. 2015

[13]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顾来顺,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5

[14]徐旱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2008

[15]超甜玉米蜜玉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谢庆春. 2009

[16]徐稻5号麦茬直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王友霜,徐家安,王健康,郭荣良,刘超,丁成伟,吴玉玲,胡婷婷. 2012

[17]晚播麦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王志春. 2012

[18]优质迟熟中粳新品种扬粳805的选育与利用. 潘存红,李爱宏,余玲,周长海,刘广青,朱兆兵,刘晓斌,王宝和,戴正元. 2015

[19]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稻华优广抗占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 2004

[20]优质高产粳稻“南粳9212”的选育与利用. 王才林,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朱镇,张亚东,赵凌,赵春芳,于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