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北旱区16个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郝生燕 1 ; 王国栋 1 ; 何振富 1 ; 顾娴 1 ; 潘发明 1 ; 邹凤轩 1 ; 窦晓利 1 ; 贺春贵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饲用玉米;引种试验;西北旱区

期刊名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ISSN: 2095-3887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0-24

摘要: 选择不同的饲用、兼用型玉米品种(系)16个,用已在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粮饲兼用品种(陇单4)做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察其生育期,测定不同时期的株高、茎粗、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甘肃定西旱区的饲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陇引8号(瑞德2号)从拔节期到收获期,株高的日均生长速度均快于对照组(陇单4号),而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也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和陇引8号(瑞德2号)的鲜草产量分别为64.54、65.12和68.19 t/hm~2,与对照组(陇单4号)相比,每公顷增产15.41~28.88 t,增幅达18.65%~34.94%。综合分析认为,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陇引8号(瑞德2号)可作为在甘肃定西旱区的初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 相关文献

[1]西北干旱丘陵区春小麦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杨文雄,杨长刚. 2018

[2]西北旱区不同品种马铃薯薯饼加工品质特性分析. 胡新元,李梅,田世龙,陆立银,李高峰,谢奎忠,柳永强. 2018

[3]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饲用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尹嘉德. 2021

[4]旱地立式深旋耕方式下有机肥替代对饲用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5]6个饲用玉米品种在陇东的引种表现. 潘发明,潘晓荣,窦晓丽,郝生燕,王国栋,顾娴,魏丽霞. 2019

[6]甘肃河西灌区饲用玉米全膜覆土高产节水栽培技术. 王国栋,刘陇生,贺春贵,葛玉彬,何振富,郝生燕. 2015

[7]10个饲用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王国栋,郝生燕,顾娴,邹凤轩,杨发荣,黄杰,何振富,魏玉明. 2022

[8]甘肃中部高寒区5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测定分析. 王国栋,杨发荣,顾娴,潘发明,邹凤轩,黄杰,何振富,贺春贵. 2021

[9]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饲用玉米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侯慧芝,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1

[10]4个饲用玉米品种在甘肃三个不同地方的产量及品质分析. 郝生燕,王国栋,窦晓利,刘陇生,顾娴,潘发明,何振富. 2018

[11]6个玉米新品种在定西旱作农业区的引种初报. 席旭东,常宏,车卓,包巧玲,李小东,马明生. 2019

[12]6个辣(甜)椒新品种在庄浪县的引种初报. 徐来旺,陈灵芝. 2014

[13]宫崎短枝富士苹果引种试验及示范推广. 李玉强,曹来钧,马明,周祥林. 2002

[14]几种耐寒露地宿根花卉的引种试验结果简报. 于良祖,魏玉萍,冯海山,马迎琴. 2009

[15]10个玉米新品种在庄浪县川旱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张继红,康恩祥. 2014

[16]9个黑粒小麦新品种(系)在庄浪县引种试验初报. 邵存应,高应平,李兴茂. 2014

[17]21个大豆新品种(系)在甘肃河西灌区引种观察初报. 李长亮,张国宏,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 2018

[18]9个西瓜新品种在兰州的引种试验初报. 张化生,杨永岗,苏永全,李晓芳. 2014

[19]马铃薯品种河薯3号在半干旱地区的引种试验报告. 刘宏胜,王润琴,张晓红. 2000

[20]草莓品种引种观察试验初报. 汤玲,贺欢,杨馥霞,唐小刚,王卫成.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