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中糖2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甘仪梅 1 ; 武媛丽 1 ; 杨本鹏 1 ; 蔡文伟 1 ; 曾军 1 ; 彭李顺 1 ; 曹峥英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脱叶;抗黑穗病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816-8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抗黑穗病、高产高糖的‘中糖2号’甘蔗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并就其蔗茎产量、抗黑穗病鉴定、特征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中糖2号’(ZT2)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从‘热引1号’ב新台糖22号’(ROC2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蔗优良新品种,2019年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编号:GPD甘蔗(2018)460029]。该品种表现为出芽整齐均匀、直立、易脱叶、抗倒伏、适宜机械化,高抗黑穗病。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表明,‘中糖2号’1 a新植2 a宿根连续种植3 a平均蔗茎产量(117 080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96 330 kg/hm2)增产21.54%,其中宿根1 a和宿根2 a宿根甘蔗的蔗茎产量分别是112 875 kg/hm2和110625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7.82%和34.73%。‘中糖2号’1 a新植2 a宿根连续种植3 a单位面积平均含糖量(14 756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18.61%,其中宿根1 a和宿根2 a的宿根甘蔗的含糖量分别为14 516 kg/hm2和13 874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25.29%和29.17%。多年的黑穗病自然发病调查结果显示,‘中糖2号’对黑穗病表现为高抗,人工接种结果也表明其为高抗。‘中糖2号’为高抗黑穗病的高产高糖新品种,既为甘蔗育种提供抗病的亲本材料,也为甘蔗生产提供抗病的生产用种。

  • 相关文献

[1]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与光合潜力分析. 安东升,聂虎子,刘洋,赵宝山,严程明,孔冉,苏俊波. 2024

[2]强宿根性甘蔗新品种中糖1号的选育. 甘仪梅,杨本鹏,武媛丽,曾军,曹峥英,彭李顺,蔡文伟,张树珍. 2020

[3]甘蔗新品种中糖3号的选育与种性评价. 曹峥英,彭李顺,蔡文伟,甘仪梅,武媛丽,杨本鹏. 2023

[4]海南甘蔗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区划. 刘建波,彭懿,陈秋波. 2009

[5]甘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谢浩才. 2010

[6]甘蔗基因组DNA小量提取与大量提取方法研究. 吴转娣,昝逢刚,赵丽宏,罗遵喜,张树珍. 2009

[7]甘蔗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SoGST-1α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徐磊,姚艳丽,胡小文,邢淑莲,刘洋. 2015

[8]甘蔗茎RNA提取方法研究(摘要)(英文). 陈萍,罗挺,蔡文伟. 2010

[9]桉农间作系统中甘蔗生长发育指标研究. 林培群,杨怀,余雪标,曹磊. 2009

[10]甘蔗中耕施肥机发展探讨. 黄敞,刘海滨,王迎,董学虎,周国胜,李明,韦丽娇,邓怡国,葛畅. 2014

[11]圆盘式茎秆切割器研究进展. 薛忠,宋德庆,郭向明,黄正明,王刚,邓干然,张劲. 2014

[12]甘蔗茎RNA提取方法研究. 陈萍,罗挺,蔡文伟. 2010

[13]海南省甘蔗种植机技术现状及技术展望. 游潇,张培,陈召,韦丽娇. 2019

[14]甘蔗体内的蔗糖转运与运输途径. 王俊刚,赵婷婷,张树珍,杨本鹏,蔡文伟. 2008

[15]甘蔗己糖转运蛋白基因ShHXT6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 马晓雯,赵婷婷,王俊刚,张树珍,杨本鹏. 2016

[16]抗虫转基因甘蔗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冯翠莲,万玥,赵婷婷,王俊刚,冯小艳,张树珍. 2020

[17]甘蔗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防褐化措施. 武媛丽,谭贤教,张树珍,杨本鹏. 2013

[18]带黑穗病菌蔗种的种植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王文治,杨本鹏,熊国如,冯翠莲,蔡文伟,王俊刚,赵婷婷,张树珍. 2014

[19]多肽在甘蔗上的应用效应研究. 杜中军,王康林,王炳,马千全,杨柳榆,钟思现. 2008

[20]噻虫嗪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风险评估. 郇志博,罗金辉,谢德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