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解丽娟 1 ; 王伯仁 2 ; 徐明岗 2 ; 彭畅 2 ; 刘骅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吉林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有机碳;碳储量;黑土;灰漠土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2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98-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长期试验,研究了20年不同施肥下1 m深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的剖面变化。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黑土1 m土层有机碳储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灰漠土略有降低。有机肥配施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2)能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黑土分别提高56.6%和49.6%,灰漠土提高143.1%和46.9%;常量有机无机配施(NPKM)效果较差,增幅分别为黑土35.1%和35.3%,灰漠土80.2%和4.1%。两种土壤1 m土体的有机碳储量,NPKM2处理分别提高了C 30.7 t/hm2与40.6 t/hm2。显然,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1 m深土体中有机碳储量,主要是由于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璐,张文菊,徐明岗,蔡泽江,彭畅,王伯仁,刘骅. 2009

[2]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 杨金钰,刘骅,王西和,贾宏涛. 2014

[3]棉秆炭对灰漠土性质的影响. 唐光木,姚红宇,蒲胜海,刘易,张计峰,徐万里. 2015

[4]长期施肥下新疆灰漠土有机碳及作物产量演变. 许咏梅,刘骅,王西和. 2016

[5]长期施肥条件下灰漠土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 王斌,刘骅,李耀辉,马兴旺,王西和,马义兵. 2013

[6]长期施肥对灰漠土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骅,林英华,张云舒,谭新霞,王西和. 2008

[7]灰漠土长期试验地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特征. 张云舒,刘骅,王西和,徐万里. 2008

[8]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演变特征. 刘骅,佟小刚,许咏梅,马兴旺,王西和,张文菊,徐明岗. 2010

[9]长期施肥下干旱区灰漠土磷的平衡与活化特征. 王西和,刘骅,冯固,杨金钰,王彦平,黄建. 2023

[10]长期施肥对灰漠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王斌,刘骅,马义兵,孙雪晴,王西和. 2017

[11]长期施肥对新疆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徐万里,唐光木,葛春辉,王西和,刘骅. 2015

[12]灰漠土农田长期碳投入与微生物商的关系. 许咏梅,杨金钰,朱光辉,孙九胜,刘骅,王西和. 2014

[13]长期不同施肥下新疆灰漠土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许咏梅,刘骅,王西和. 2012

[14]长期施肥下灰漠土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及其演变特征. 刘骅,佟小刚,马兴旺,王西和,张文菊,许咏梅,徐明岗. 2010

[15]不同碳源投入对灰漠土农田土壤呼吸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盈锐,王西和,程军回,杨金钰,屈小慧,刘晓菊,黄伟. 2024

[16]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方式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盈锐,王西和,程军回,杨金钰,屈小慧,刘晓菊,黄伟. 2024

[17]长期施肥对灰漠土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WANG Xi-he,王西和,Liu Hua,刘骅. 2012

[18]灰漠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定位研究. 徐万里,王讲利,刘骅,赵秉强,张夫道. 2004

[19]长期定位施肥对灰漠土磷肥肥效与形态的影响. 刘骅,王讲利,毛端明,桂真,赵秉强,张夫道. 2004

[20]高产高糖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郭建富,叶凯,冯国郡,涂振东,朱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