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斑痣悬茧蜂和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互作及氟啶脲对寄生蜂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节萍 1 ; 郭慧芳 1 ; 方继朝 1 ; 钟万芳 1 ; 刘宝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斑痣悬茧蜂;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氟啶脲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1268-1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寻不同生物防治资源协同控制害虫的可行性,研究了斑痣悬茧蜂和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联合作用于斜纹夜蛾时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脲对斑痣悬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NPV浓度为10~6PIB/ml、10~7PIB/ml和10~8PIB/ml 3个浓度下,无论是病毒和寄生蜂—同处理,还是先寄生蜂处理1d后再病毒处理,斑痣悬茧蜂对SINPV的侵染力和侵染速度均无显著影响。联合处理时病毒对寄生蜂也无不良影响,蜂后代结茧数与对照无差异,仅缩短了先寄生蜂后10~6 PIB/ml SlNPV处理组寄生蜂从卵到茧的发育历期。从氟啶脲对斑痣悬茧蜂的影响来看,寄生蜂寄生经1.25 mg/L氟啶脲处理后的甜菜夜蛾,其后代发育历期和结茧均未受影响,仅羽化受影响。寄生蜂成虫直接经10 mg/L、20 mg/L和40 mg/L(田间推荐剂量)氟啶脲处理后,均对后代结茧和发育历期等无显著影响。表明斑痣悬茧蜂可较安全地与一定浓度范围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或氟啶脲联合用于夜蛾类害虫的控制。

  • 相关文献

[1]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 郭慧芳,韩召军,方继朝,钟万芳,王节萍,刘宝生. 2005

[2]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生物或仿生农药的协同控害作用. 孙以文,刘宝生. 2011

[3]34%丙溴磷·氟啶脲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使用技术. 朱桂梅,杨敬辉,潘以楼,陈宏州. 2007

[4]增强型病毒杀虫剂及苯甲酰脲类杀虫剂防治芦笋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陈爱平,汤荣林,郭慧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