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甄立冰 1 ; 李三忠 1 ; 郭玲莉 1 ; 王光增 1 ; 索艳慧 1 ; 朱俊江 1 ; 李玺瑶 1 ; 戴黎明 1 ; 刘永江 1 ;
作者机构: 1.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延生型微板块;成因机制;物理模拟;数值模拟
期刊名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ISSN: 1001-1552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730-74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延生型微板块是指海底扩张或大陆裂解过程中,因裂谷间快速叠接拓展而发生旋转,捕获老的岩石圈并增生新的岩石圈所形成的一类微板块。影响其形成的动力因素众多,根据作用位置可分为浅部动力因素和深部动力因素两类。延生型微板块广泛分布于深海大洋,代表区域为东太平洋海隆处,但因观测困难,生长周期长,数据缺乏,目前对其成因机制的研究主要有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类。物理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材料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冻蜡模型、离心机模型和胶体模型三种。建立的数值模型从最初简单的二维模型发展到条件更为复杂的三维模型,同时开始更多的考虑深部地幔对流的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是探索裂谷拓展行为,仅局限于发现了延生型微板块的形成,并未形成关于延生型微板块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延生型微板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系统梳理了相关的构造物理实验和数值模型研究问题,并结合其他相关研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建立延生型微板模型的发展方向。
-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夏口断裂带的分段性及其成因机制. 王迪,吴智平,李伟,刘华,李趁义,张耀. 2018
[2]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进展. 张青青,刘可禹,刘太勋,孙润平,孟阳. 2021
[3]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复合体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 刘太勋,李超,刘畅,孙强. 2018
[4]工业化水产养殖高效增氧锥的数值建模与仿真优化设计. 房燕,曹广斌,韩世成,刘坦,郭常有,陈忠祥,蒋树义. 2012
[5]数值模拟在网箱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崔勇,关长涛,黄滨,李娇,何鑫. 2008
[6]水流作用下筏式养殖设施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崔勇,蒋增杰,关长涛,万荣. 2012
[7]夏季黄河入海泥沙的数值模拟研究. 计建强,汪一航,王新怡,王永刚,滕涌. 2016
[8]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 崔勇,关长涛,万荣,李娇,黄滨. 2009
[9]波浪与渤海近岸海冰流固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房河宇,杨春忠,马慧敏,徐晓甫,刘长根. 2018
[10]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成盆过程的数值模拟. 刘泽,戴黎明,李三忠,马芳芳,索艳慧,郭玲莉,陶建丽,杨传胜,张嘉琪. 2017
[11]钦州湾水交换能力数值模拟研究. 陈振华,夏长水,乔方利. 2017
[12]西湖凹陷中北部反转构造动力学机制的数值模拟. 胡梦颖,李三忠,戴黎明,索艳慧,郭玲莉,刘泽,马芳芳,陶建丽. 2017
[13]华北克拉通破坏动力学机制:数值模拟的启示. 王永明,李三忠,李玺瑶,戴黎明. 2017
[14]水合物脊ODP1247站位天然气水合物藏的甲烷来源和成藏过程模拟. 郑子涵,曹运诚,陈多福. 2017
[15]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大型海底滑坡过程反分析. 解秋红,修宗祥,刘乐军,李西双,李家钢,胡光海,赵勇. 2016
[16]东海与邻近海域水、热、盐通量的季节变化研究. 齐继峰,尹宝树,张启龙,杨德周,陈海英. 2016
[17]布设间距对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 崔勇,关长涛,万荣,李娇,黄滨. 2011
[18]胶州湾大沽河水龄及其对径流变化响应的数值研究. 孙健安,刘光亮,罗崇鑫,史洁,高会旺. 2018
[19]六套海洋模式模拟热带西太平洋深层环流结果的对比分析. 马强,汪嘉宁,王凡. 2017
[20]波浪破碎过程对油滴垂直混合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际验证. 孙宝楠,连展,杨永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近纪以来华北东部古地貌演化数值模拟及陆架海沉降控制
作者:韩续;索艳慧;李三忠;丁雪松;宋双双;田子晗;付新建
关键词:华北东部;新近纪;古地貌;陆架海沉降;华东河
-
长江三峡贯通过程的动态古地貌重建
作者:田子晗;索艳慧;李三忠;丁雪松;韩续;宋双双;付新建
关键词:古地貌重建;长江三峡贯通;晚渐新世;四川盆地;江汉盆地;水系反转
-
太原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以清徐ZK01钻孔为例
作者:冯志强;沈梦娟;刘永江;魏荣珠;王权;白洋;郝书清;杜艳伟
关键词:太原盆地;新生代;地球化学;气候变化;风化强度
-
基于GOCAD软件的渤中凹陷428构造带三维地质建模
作者:盛世强;戴黎明;李法坤;李菊红
关键词:渤中凹陷;428潜山;褶皱;三维地质模型;GOCAD
-
华南洋陆过渡带构造演化: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过程与机制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王光增;李玺瑶;姜兆霞;刘金平;刘丽军;刘永江;占华旺;姜素华;程昊皞;王鹏程;朱俊江;戴黎明;董昊;刘琳;郭晓玉
关键词:洋陆过渡带;古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太平洋;造山;伸展
-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
作者:刘永江;马永非;冯志强;李伟民;李三忠;关庆彬;陈昭旭;周桐;方启昂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俯冲增生;岩浆弧;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钟世华;孙国正;刘洁;王光增;朱俊江;姜素华;李玺瑶;郭晓玉;刘丽军;刘永江;曹现志;郭玲莉;赵淑娟;王鹏程;关庆彬;陈龙;刘勃然;周建平;姜兆霞;刘琳;曹花花;戴黎明;于胜尧;刘博;王秀娟;王程程;王玺;刘泽;管红香;李晓辉;胡军;段威;于雷;刘晓光;王誉桦;钟源;刘鹏;张文超;李洛阳;赵彦彦;许淑梅
关键词:微板块;大板块;板块构造;前板块构造;造山带;地幔柱;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