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即食杏鲍菇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君琛 1 ; 杨艺龙 1 ; 翁敏劼 1 ; 赖谱富 1 ; 沈恒胜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加工中心

关键词: 食用菌;干燥;优化;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品质;响应面法;即食杏鲍菇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14 期

页码: 331-33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加工副产物(菇头),对其进行联合干燥开发成即食杏鲍菇休闲产品。选取干燥速率、感官评分、色泽明亮度和硬度的综合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即食杏鲍菇生产中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参数,同时与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0.09 MPa,60℃)产品的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和真空干燥温度对即食杏鲍菇干燥过程影响极显著(P<0.01),热风时间影响显著(P<0.05),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真空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热风干燥(60℃,20 min)(转换点湿基含水率≤78%),后真空干燥(55℃,-0.09 MPa);联合干燥即食杏鲍菇休闲产品的品质优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产品的品质,能耗比真空干燥减少57%,但高于热风干燥。研究为实现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脉冲强光对即食杏鲍菇杀菌工艺研究. 杨艺龙,陈君琛,沈恒胜,吴俐,赖谱富,郑恒光. 2015

[2]模糊数学法在即食杏鲍菇评价中的应用. 翁敏劼,陈君琛,赖谱富,沈恒胜,杨艺龙. 2016

[3]模糊数学法在即食杏鲍菇评价中的应用. WENG Min-jie,翁敏劼,CHEN Jun-chen,陈君琛,LAI Pu-fu. 2017

[4]响应面法优化绣球菌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 WANG Hong-yu,王宏雨,ZHANG Di,张迪. 2013

[5]绿茶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魏巍,李维新,何志刚,林晓姿. 2010

[6]糖姜间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 李维新,魏巍,何志刚,林晓姿,梁璋成. 2012

[7]猪粪堆肥栽培黑木耳及其品质分析. 杨菁,林代炎,叶美锋,黄大斌,林琰. 2005

[8]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对食用菌菌丝扭结的影响. LIN Yong,林勇,ZHANG Di,张迪. 2014

[9]两种杀螨剂对害长头螨室内毒力测定. QingXiu Lan,兰清秀,ZhengHui Lu,卢政辉,BinRong Ke,柯斌榕,范青海. 2017

[10]邮票上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品种. Zeng Hui. 2016

[11]温湿度对害长头螨膨腹繁殖的影响. QingxiuLan,兰清秀,BingrongKe,柯斌榕,ZhenghuiLu,卢政辉,JianhuaLiao,廖剑华. 2017

[12]响应面法优化洋金花中东莨菪碱的提取. 黄惠明,李珊珊,杨敏,林霜霜,吴维坚,林洪涛,林振宇,邱彬,郑开斌. 2017

[13]响应面法优化棘托竹荪孢子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林陈强,陈济琛,林新坚,陈克华,林戎斌. 2020

[14]净化剂对猪场沼液中COD的去除及其应用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黄婧,肖艳春,陈彪. 2015

[15]响应面优化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2021

[16]响应面法优化绣球菌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王宏雨,张迪,廖剑华,林衍铨,王泽生. 2014

[17]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循环提取灵芝孢子多糖工艺. 毛方华,陈体强,王宏雨. 2015

[18]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R23产苹果酸乳酸酶条件. 李维新,何志刚,郑宝东,梁璋成,林晓姿. 2012

[19]复水与杀菌工艺对即食香菇品质的影响. 翁敏劼,孔智伟,陈君琛,李怡彬,赖谱富. 2013

[20]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优化与质量标准研究. 赖谱富,陈君琛,汤葆莎,翁敏劼,李怡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