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良食味粳稻南粳3908产量和米质对穗肥减量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丽慧 1 ; 倪新华 1 ; 朱镇 1 ; 陈涛 1 ; 赵庆勇 1 ; 姚姝 1 ; 黄胜东 1 ; 王才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农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化肥减量;产量;米质;水稻;侧深施肥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3 期

页码: 63-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机插水稻肥料侧位深施是一项高效环保的施肥技术,但肥料减施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尚不明确.试验以优良食味超级稻品种南粳3908为材料,设置常规施氮(总施氮量300 kg/hm2),同时在基肥(施氮量180 kg/hm2)侧位深施条件下设置不同穗肥减氮处理,包括穗肥不减、穗肥减氮10%、穗肥减氮20%、穗肥减氮30%、穗肥减氮40%,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基肥侧位深施穗肥不减的处理产量水平最高(10.8 t/hm2),但较常规施氮并不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基肥侧位深施可以在减少氮肥用量10% ~20%的同时确保水稻产量不降,主要是结实率的提高弥补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下降导致的库容量不足,同时促进干物质的转运,提高收获指数,有效弥补了生物产量的减少.减少穗肥施氮量不利于提高稻米加工品质和蛋白质含量,但有利于提高外观品质和食味值,随着穗肥施氮量的减少,南粳3908稻米淀粉黏性变优,其RVA谱特征值如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有上升趋势,而起始糊化温度降低.研究表明,应用基肥侧位深施技术,可以在氮肥用量减少10% ~20%(即总施氮量240~270 kg/hm2)的条件下保证水稻产量,同时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值,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本研究为优良食味粳稻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缓释配方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施用技术研究. 陆阳,何建桥,孙永泉,陈吉,刘文秀,沈明星,王海候. 2021

[2]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探讨. 汪源,许轲,赵晨,陈芹,许方甫,姜恒鑫,霍中洋. 2021

[3]水稻与小麦化肥减量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胡中泽,孙敬东,衣政伟,杨大柳,王显. 2021

[4]太湖地区稻田持续高产的减量施氮技术体系研究. 薛利红,李刚华,侯朋福,范立慧,杨林章. 2016

[5]不同播期对杂交粳稻“苏粳优3号”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陈培峰,王建平,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09

[6]旱稻品种的筛选及应用. 独凤荣,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 2000

[7]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产量形成和米质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顾俊荣,孙华,杨代凤,董明辉. 2016

[8]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129. 刁立平,盛生兰,胡春明,张继本,杨图南. 1999

[9]缓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控制效果.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薛利红,范立慧,杨林章. 2017

[10]江苏农业生产化肥减量施用的路径与措施. 郑微微,易中懿,沈贵银. 2017

[11]缓控释肥料中缓释氮比例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和效率的影响. 邹建祥,宁运旺,王孟兰,苏舜. 2023

[12]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米质对花后不同时段温度胁迫的响应. 董明辉,陈培峰,乔中英,吴翔宙,赵步洪. 2011

[13]麦秸还田与氮肥运筹对超级稻强弱势粒粒重与品质的影响. 陈培峰,董明辉,顾俊荣,惠锋,乔中英,杨代凤,刘腾飞. 2012

[14]杂交粳稻亲本米质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鉴定. 黄殿成,梁奎,孙程,江建华,石明亮,戴剑,谢辉,赵凯铭,阮方松,马文霞,洪德林. 2011

[15]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根圈土壤矿质态氮及氮素径流损失对氮肥的响应. 乔俊,汤芳,朱励军,颜廷梅,赵冬,王如海,杨林章. 2015

[16]海洋生物有机肥对连粳7号水稻清洁生产效果研究. 杨波,秦德荣,周振玲,李健. 2012

[17]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8]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19]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20]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