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丽华 1 ; 赵洪祥 1 ; 谭国波 1 ; 方向前 1 ; 孟祥盟 1 ; 闫伟平 1 ; 边少锋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冠层结构;自动调节;产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96-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群体中初步研究了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补偿。结果表明,玉米群体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群体在叶面积上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而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节能力则较强。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大于对营养器官的影响。产量因素的自动调节作用是生长后期的产量因素补偿生长前期损失的产量因素。
- 相关文献
[1]不同时期化控对密植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徐彤,吕艳杰,邵玺文,耿艳秋,王永军. 2023
[2]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2018
[3]玉米群体自动调节的研究进展. 刘晶,刘欣芳,常程. 2013
[4]吉林省西部不同行距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关系. 王洪君,王雪,王楠,栾天浩,梁晓葵,陈宝玉,卢景忠. 2017
[5]玉米施N、K肥及密度的三因子试验研究.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 2005
[6]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 2010
[7]不同树形对李树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安佰义,谷娜,刘晓嘉,张艳波,宋宏伟,李锋. 2019
[8]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9]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0]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1]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杨粉团,李忠芹,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赵洪祥,张丽华,李伟堂,于雷,刘春光,边少锋. 2009
[12]鸡粪与立茬还田配合应用对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瑞平,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王浩,刘武仁. 2015
[13]半干旱区抗旱丰产玉米品种的评价及筛选. 闫伟平,边少锋,张丽华,谭国波,赵洪祥,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7
[14]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付稀厚,吕端春,张文军. 2016
[15]不同产量潜力玉米品种群体生理参数研究. 谷岩,胡文河,王楠,陈喜凤,梁煊赫,岳杨,吴春胜. 2011
[16]施肥对不同生态区域玉米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马晶,刘海天,刘武仁. 2016
[17]重金属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曹铁华. 2010
[18]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冯艳春,李万良,郑金玉,刘武仁,臧薪宇. 2007
[19]不同氮量和密度对吉单96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粉团,曹庆军,李贺,曹欣欣,李刚,于洪浩,姜晓莉,孔凡丽. 2019
[20]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赵福仁.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寒区玉米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作者:历艳璐;王俊鹏;于欣志;魏宏磊;赵洪祥;边少锋;张治安
关键词:玉米;光合参数;日变化;环境因子;高寒区
-
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花后叶片光合性状及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徐晨;赵仁杰;刘晓龙;边少锋;赵洪祥;闫伟平;孙宁;李前;王洪君;张治安;张丽华
关键词:玉米;滴灌定额;光合特性;籽粒灌浆;产量
-
坡耕地垄侧栽培对玉米生理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斐;边少锋;徐晨;赵洪祥;宋杭霖;王芙臣;庄妍
关键词:玉米;生理特性;垄侧栽培;坡耕地;生长发育
-
吉林东部湿润区玉米秸秆粉耙还田技术研究
作者:冯士成;马凤利;王文军;赵洪祥
关键词:玉米;秸秆粉耙还田;作业流程;作业质量;田间实证
-
水分胁迫程度对不同耐旱型玉米品种强弱势籽粒发育的影响
作者:徐晨;任景全;张丽华;张宇航;李前;朱末;齐泽鑫;王洪君;张治安;赵洪祥;边少锋
关键词:玉米;水分胁迫;强弱势粒;淀粉合成;植物激素
-
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杜伟嘉;王芙臣;李斐;于玮淇;徐晨;赵洪祥;宋杭霖
关键词:玉米;坡耕地;覆盖作物;水土流失;作物产量
-
不同地膜覆盖对冷凉区玉米根伤流液中含氮物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俊鹏;历艳璐;于欣志;魏宏磊;赵洪祥;边少锋;张治安
关键词:玉米;伤流液;冷凉区;地膜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