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植物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翟琪麟 1 ; 安泽伟 1 ; 李雅超 1 ; 赵建文 1 ; 谢黎黎 1 ; 李维国 2 ; 黄华孙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农学院

2.国家橡胶树育种中心

关键词: 植物表达载体;共表达;多基因;Basta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3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612-6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多基因共转化有利于对植物复杂性状进行改良。本研究通过在pXCS-HAStrep质粒中引入一段间隔序列,构建了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XCS-Dgene-HAStrep,实现了在一套表达盒内独立表达两个基因,并将克隆自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HbWRKY11和HbWRKY7基因克隆入该载体,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介导法将构建好的共表达载体pXCS-HbWRKY11-HbWRKY7-HAStrep转入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共获得了84株抗Basta除草剂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对随机选择的8株转基因植株进行半定量和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bWRKY11和HbWRKY7基因能同时独立表达,HbWRKY7的表达量略高于HbWRKY11,但差异不显著(Pr=0.4867>0.05);而在不同的转基因植株间,基因的表达差异显著,其中单拷贝的转基因株系S2和S5表达量最高。对双基因共表达株系S2和S5及HbWRKY11和HbWRKY7的单基因转基因株系L3、L4、J1和J5进行低温和茉莉酸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冷应答基因AtCOR47和茉莉酸应答基因AtCOI1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双基因共表达株系中的变化特征与其在单基因转基因株系中的变化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实验证明,本研究所构建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可以在植物转化中实现一个表达框内独立表达两个基因。

  • 相关文献

[1]除草剂Basta对11个木薯品种(品系)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李庚虎,安飞飞,陈霆,罗秀芹,朱文丽,欧文军. 2013

[2]鳄梨采前果实黑褐色病斑病原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 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姚全胜,李国平,陈晶晶,井敏敏. 2024

[3]利用毕赤酵母系统直接分泌表达具有活性的谷氨酰胺转胺酶. 李鹏飞,孙红兵,游丽金,巩伏雨,陈藻,张爱联,朱泰承. 2013

[4]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农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周鹏,王跃进,贺普超. 2001

[5]拟南芥抑芽基因SPS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陈兴江,张福城. 2006

[6]芪合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谭琳,郑学勤,康由发,施江. 2003

[7]橡胶树hbYKt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亚细胞定位. 李博,易小平,罗明武,邓柳红. 2014

[8]应用套叠PCR技术构建番木瓜eIF4E和eIFiso4E基因的hpRNA植物表达载体. 吴金燕,言普,沈文涛,黎小瑛,周鹏. 2010

[9]玉米转录因子基因ZmASR1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张丽丽,李博,谭燕华,曹扬,易小平. 2016

[10]香蕉MaROP1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牛杰,杨景豪,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2011

[11]木薯V型几丁质酶MeCHITVb基因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 丁云,陈松笔,李开绵,蔡杰. 2021

[12]AtFT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研究. 李玉婷,华玉伟,黄天带,蔡海滨,黄华孙. 2013

[13]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黄东杰,张树珍,冯翠莲,顾丽红,范海阔. 2007

[14]海马齿SRTG152-I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段瑞军,符少萍,郭建春. 2011

[15]香蕉NPR1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陆英,张欣,漆艳香,蒲金基,谢艺贤. 2010

[16]P_(SAG12)序列克隆及P_(SAG12)-ipt嵌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治礼,郑学勤. 2002

[17]木薯MeGWD3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付莉莉,韩冰莹,谭德冠,孙雪飘,张家明. 2016

[18]A、O型FMDV T/B细胞抗原表位融合基因合成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肖旭倩,胡正龙,沈文涛,言普,周鹏. 2009

[19]A、O型口蹄疫T/B细胞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谭昕,肖旭倩,言普,沈文涛,王亚. 2011

[20]Cry1Ab基因转化甘蔗及转基因抗虫植株的获得. 冯翠莲,沈林波,赵婷婷,王俊刚,熊国如,张树珍.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