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草莓枯萎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促生防病效果(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吉沐祥 1 ; 姚克兵 1 ; 李国平 1 ; 吴祥 1 ; 陈宏洲 1 ; 庄义庆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草莓枯萎病;枯草芽孢杆菌DJ-6;吡唑醚菌酯;混配;抑菌活性;植株生长性状;田间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4 年 11 期

页码: 2020-2025

摘要: [目的]筛选草莓枯萎病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田间试验测定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对草莓生长性状的影响和对草莓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草莓枯萎病菌的EC50分别为5.311 5、4.008 6、3.570 6、3.350 9、3.218 9μg/ml;5种混配组合对枯萎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2.28、1.77、1.53、1.64、1.11,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三种不同浓度混配及各单剂均有促进草莓生长和防治枯萎病的效果,其中高、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和单剂处理。药后30 d和80 d测定枯萎病防治效果,高浓度的防效最高为100.00%和93.11%;中浓度的防效为92.49%和86.49%,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处理;低浓度的防效分别为82.61%和72.42%,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但低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定植后的灌根浓度推荐为1 000~2 000倍液。

  • 相关文献

[1]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与田间防病效果(英文). 吉沐祥,毛妮妮,李国平,姚克兵,刘吉祥,陈宏州,吴祥,郭建,芮东明. 2015

[2]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草莓枯萎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促生防病效果. 吉沐祥,肖婷,姚克兵,吴祥,陈宏洲,王莉莉,杨晨,李国平. 2015

[3]枯草芽胞杆菌和吡唑醚菌酯协同防治草莓病害. 姚克兵,张玉军,王劲根,许媛,杨敬辉. 2016

[4]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活性与田间防效(英文). 吉沐祥,刘吉祥,王建华,彭燕琼,李国平. 2017

[5]4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吉沐祥,吴祥,陈宏州,杨敬辉,庄义庆,姚克兵,李国平. 2016

[6]生防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抑菌活性及其田间防效评价(英文). 吉沐祥,姚克兵,缪康,陈宏州,吴祥,庄义庆. 2016

[7]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对草莓枯萎病的生防活性初探. 陈宏州,庄义庆,杨敬辉. 2014

[8]施肥模式对连作草莓枯萎病控制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黄冠燚,霍恒志. 2012

[9]草莓枯萎病菌拮抗细菌JX-13的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 吉沐祥,王晓琳,黄洁雪,吴祥,陈宏州,杨敬辉,庄义庆. 2019

[10]草莓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于红梅,赵密珍,王静,孟宪风. 2013

[11]一株萎缩芽胞杆菌YL3的鉴定及其脂肽类化合物分析. 刘邮洲,陈夕军,梁雪杰,钱亚明,乔俊卿,刘永锋. 2017

[12]防治草莓枯萎病菌4种药剂的筛选试验. 于红梅,赵密珍,钱亚明,王静. 2011

[13]沼液对草莓土传病害的盆栽防效与沼液中拮抗细菌筛选. 李海,马艳,常志州,殷蒙,张世敏. 2011

[14]啶酰菌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杨敬辉,狄华涛,庄义庆. 2013

[15]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16]多菌灵与三唑酮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协同作用. 孙国才,季明东,陆长婴,李沛元. 2000

[17]不同混配醋糟基质对设施蔬菜育苗和生长及土传病害的影响. 王海洋,王春云,耿安红,韦仁权,王志春,杨华,孙星星,陈建平,王永慧,王为,施庆华,孙艳茹. 2017

[18]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沈迎春,张怡,刘福海,陈怀谷,朱叶芹. 2016

[19]咯菌腈、咪鲜胺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毛妮妮,吉沐祥,陈洪洲,吴祥. 2015

[20]几种农药及其混剂对褐飞虱和麦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夏锦瑜,王冬兰,张志勇,黄东林,刘贤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