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葡萄胶孢炭疽病菌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es)对嘧菌酯的抗药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敬辉 1 ; 许媛 1 ; 肖婷 1 ; 褚姝频 2 ; 刘吉祥 1 ; 姚克兵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胶孢炭疽病菌复合种;嘧菌酯;抗药性;分子机制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906-19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江苏丘陵地区葡萄胶孢炭疽病菌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es,CGSC)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及抗性分子机理。利用孢子萌发法和区分剂量法确定3个种(C.aenigma、C.viniferum和C.fructicola)51个单孢分离株对嘧菌酯的抑制中浓度(EC50)和敏感性表型,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防治方法评价其抗药性,通过嘧菌酯作用标靶基因(CYTB)序列分析确定抗性的分子机制。27个C.aenigma和16个C.viniferum中对嘧菌酯敏感的菌株分别有20和14个,EC50分别为0.0388(0.0150~0.0770)和0.0614(0.0213~0.0906)mg·L-1,而抗性菌株的EC50均大于100 mg·L-1;C.fructicola菌株均为抗性菌株,其EC50大于100 mg·L-1。田间接种防治试验证明嘧菌酯2倍推荐剂量(250 mg·L-1)对抗性菌株C.fructicola MS206失去防效(防治效果7.11%)。所有抗性菌株的CYTB基因上都只含有G143A点突变;CYTB基因G143位氨基酸两侧内元呈现多样性。江苏丘陵地区葡萄炭疽病种群中的不同种对嘧菌酯的敏感性不同,抗药种群的流行是造成田间防效下降的主因子,所有抗性菌株的抗性分子机制均为CYTB基因G143A点突变,未发现其他点突变类型。

  • 相关文献

[1]江苏丘陵地区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QoIs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 肖婷,许媛,陈宏州,狄华涛,吉沐祥,杨敬辉. 2017

[2]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群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杨敬辉,许媛,肖婷,褚姝频,芮东明,姚克兵. 2021

[3]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抗乙酰羟酸合酶抑制类除草剂的分子机制研究. Yang Xia,杨霞,Yu Xin-Yan,俞欣妍,Li Shun-Peng. 2011

[4]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研究. 肖婷,杨敬辉,陈宏州,狄华涛,庄义庆,吉沐祥,姚克兵. 2015

[5]24%唑醇·嘧菌酯悬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 孙以文,明亮,储西平. 2012

[6]嘧菌酯在牧草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研究. 简秋,宋稳成,孙星,杨邦保. 2014

[7]9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比较. 宋益民,丛国林. 2016

[8]4种杀菌剂防治棉花烂铃病田间药效比较. 林玲,金中时,张昕,邓晟,王凤良. 2015

[9]水稻落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宋颖娉,宋立明. 2015

[10]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刘云芬,彭华,王薇薇,郑佳秋,祖艳侠,吴永成,梅燚,郭军. 2019

[11]洋葱抽薹开花性状的研究进展. 陈微,李威亚,惠林冲,杨海峰,何林玉,潘美红. 2020

[12]dsDNA噬菌体裂解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韩晗,李雪敏,程博幸,王小青,王冉. 2019

[13]我国蔬菜作物耐低温性研究进展. 钱恒彦,潘宝贵,刁卫平,戈伟,郭广君,刘金兵,陈学好,王述彬. 2019

[14]LED单色光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影响的机理研究. 潘孝青,王杏龙,杨杰,邵乐,秦枫,李健,张霞,翟频. 2020

[15]油菜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陈志爱,韩配配,倪正斌,孙红芹,万林生. 2023

[16]植物PRRs和NLRs介导的免疫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刘艳艳,丁颖,郑佳秋,宛柏杰,曹婷,刘兴华. 2023

[17]植物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王凡,卞晓春,刘陈玮,徐仁超,吴春芳. 2022

[18]植物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 陈建中,章镇,戴剑. 2002

[19]棉花应答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吴巧娟,吴巧娟,徐剑文,刘剑光,赵君,肖松华,袁有禄. 2016

[20]草莓健康育苗技术方案. 吉沐祥,吉俄文,王建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