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家系构建及不同家系间生长性能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坤 1 ; 夏永涛 2 ; 王斌 2 ; 孔杰 1 ; 苏兴雪 2 ; 许式见 2 ; 张大海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俄罗斯鲟;家系;群体间杂交;人工授精;生长表现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5 年 46 卷 02 期

页码: 463-4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收集的两个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群体为材料,采用群体间杂交的交配策略,以人工授精技术和苗种标准化培育技术为方法建立了30个俄罗斯鲟全同胞家系。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对5月龄和14月龄所有家系进行了50尾个体体长、体重和家系存活率的测定,对不同家系和不同时期的生长、存活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俄罗斯鲟个体体重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体长性状的变异系数,5月龄、14月龄体重、体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02%、31.46%、9.59%、10.65%;不同俄罗斯鲟家系间生长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5月龄阶段,F1205家系增重最快,比所有家系均值高40.21%,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120.83%,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4月龄阶段,F1213家系增重最快,比所有家系均值高17.69%,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60.64%,但不同月龄阶段俄罗斯鲟家系的特定增重率、绝对增重率及体重值排序并不一致;两个标准化养殖阶段俄罗斯鲟家系的平均养殖存活率较高,但变异系数较低,分别为3.15%、5.28%。本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鲟生长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空间和选育潜力,并为下一步的遗传选育提供了选育材料。

  • 相关文献

[1]中国对虾家系建立及不同家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孔杰,刘萍,王清印,张庆文. 2007

[2]不同群体山女鳟及其杂交F1的生产性能比较. 张玉勇,张永泉,贾智英,贾忠贺,白庆利. 2013

[3]不同饵料对美洲西鲱仔鱼生长、相关酶活力及体脂肪酸的影响. 刘志峰,高小强,于久翔,王耀辉,秦巍仑,郭正龙,黄滨,刘宝良,洪磊. 2018

[4]超低温冷冻对俄罗斯鲟精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章龙珍,江琪,庄平,黄晓荣,闫文罡. 2009

[5]网箱和流水池塘养殖俄罗斯鲟的生长特性. 许式见,邵辉,胡谋,石灏,夏永涛,张颖,孙大江. 2018

[6]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俄罗斯鲟多组织中的代谢及消除研究. 刘慧慧,罗晶晶,宋怿,来长青,刘传忠,程波,孙玉增,张华威,张秀珍. 2019

[7]不同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俄罗斯鲟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罗晶晶,张秀珍,宋怿,姜向阳,来长青,刘传忠,孙玉增,刘慧慧. 2020

[8]分光光度法测定俄罗斯鲟精子密度标准的研究. 张涛,章龙珍,庄平,田美平,刘鉴毅,赵峰,高露姣,冯广朋,黄晓荣,闫文罡. 2009

[9]俄罗斯鲟烟熏鱼片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龚洋洋,黄艳青,陆建学,高露姣,夏永涛,郑汉丰,王鲁民. 2014

[10]俄罗斯鲟鱼卵与西伯利亚鲟鱼卵的营养成分比较. 高露姣,夏永涛,黄艳青,师伟,庄平,张涛,宋超. 2012

[11]俄罗斯鲟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罗坤,夏永涛,王斌,孔杰,张大海,苏兴雪,许式见,隋娟,栾生. 2015

[12]基于循环水孵化系统的俄罗斯鲟受精卵孵化性能研究. 单建军,管崇武,张颖,张宇雷,吴凡,王俊钧,张海耿,宋奔奔. 2017

[13]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鲟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詹士立,何欣,陈效燕,柳爱春,张发忠,李诗言. 2023

[14]大水面网箱养殖俄罗斯鲟后备亲鱼的适宜投喂量与效益. 邵辉,胡谋,王宪策,许式见,夏永涛,王斌. 2021

[15]两种鲟鱼卵的鲜味相关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高露姣,夏永涛,黄艳青,宋超,庄平,张涛,师伟. 2012

[16]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生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曹阳,李二超,陈立侨,龙丽娜,崔超,杜震宇,孙盛明,黎明. 2014

[17]人工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精子主要生物学特性. 黄晓荣,张涛,冯广朋,赵峰,刘鉴毅,宋超,章龙珍,庄平. 2015

[18]俄罗斯鲟源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杨移斌,杨秋红,刘永涛,胥宁,杨先乐,艾晓辉. 2017

[19]俄罗斯鲟补体C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孙梦洁,陈亚东,高杰,江炎亮,张雪,佘定懿,许式见,胡谋,赵爱云,沙珍霞. 2019

[20]六种鲟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叶继丹,卢彤岩,刘洪柏,赵吉伟,孙大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