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海洋渔业资源可捕量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登福 1 ; 许友伟 1 ; 孙铭帅 1 ; 黄梓荣 1 ; 陈作志 1 ; 张魁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广东;海洋渔业资源;ASPIC;Catch-MSY模型;可捕量;过度捕捞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1 年 43 卷 005 期

页码: 521-5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对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广东省1961—2018年海洋渔业统计产量数据,利用一种包含协变量的剩余产量模型(a surplus-produc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covariates,ASPIC)和Catch-MSY模型对广东海洋渔业资源总可捕量、5个重要经济类群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以及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ASPIC与Catch-MSY模型的评估结果相近,广东海洋渔业资源MSY约为164×104 t,1996—2006年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当前产量低于MSY.Schaefer与Fox模型评估的MSY相差不大,且B/BMSY与F/FMSY的历史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是评估的渔业现状差异较大,Schaefer模型评估结果表明当前渔业状态较差(B/BMSY<1且F/FMSY>1),而Fox模型表明当前渔业状态良好(B/BMSY>1且F/FMSY<1).综合两个模型结果显示,带鱼类MSY为14.62×104~15.08×104 t,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MSY为3.82×104~6.78×104 t,鲳类MSY为5.77×104~6.21×104 t,鲷类MSY为4.16×104~4.54×104 t,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MSY为17.68×104~19.84×104 t.5个经济类群中日本鲭和蓝圆鲹处于过度捕捞后的衰退状态,而带鱼类、鲳类和鲷类在近年来遭受过度捕捞.研究结果可为广东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