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群体中各组成部分角果数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继献 1 ; 朱文秀 2 ; 王华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2.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贵州思南,565109,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贵州思南,565109,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贵州思南,565109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栽培;角果数;群体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1999 年 04 期

页码: 17-20

摘要: 为探讨栽培因素对杂交油菜群体中茎枝和分枝及其各组成部分角果数的影响,1996 年,以油研7 号为材料进行了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5 个因素对群体中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分枝角果数、茎枝角果数的影响呈多因素的数学关系,而对二次分枝角果数的影响则不存在这种关系。不同产量水平下,群体中茎枝和分枝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角果数占群体角果数的比例变化很小。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二次分枝角果数、分枝角果数、茎枝角果数占群体角果数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4.32% ,63.58% ,22.10% ,85.68% ,77.90% ,且都与群体角果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群体角果数的增加是群体中各组成部分角果数共同增加的结果

  • 相关文献

[1]密度、施氮、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单株一、二次分枝抽生概率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2000

[2]玉米群体Suwanl改良M017的效果.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3

[3]玉米穗位叶宽与茎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赵晓燕. 2011

[4]玉米群体Suwan1改良Mo17的效果.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3

[5]净作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密度群体产量初探. 肖莉,胡建风,潘国元,胡贵忠,蒋燕,成马丽,王慧,何庆才. 2003

[6]六个温热玉米群体的人工合成及特征特性. 赵丽,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李娟,胡兴. 2012

[7]两个大白菜株高相关分子标记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检验. 马关鹏,周麟笔,赵大芹,杨巍,刘炼,赵夏云,瞿飞,王堃. 2022

[8]贵州地方玉米种质群体在改良中的遗传潜势分析. 王天宇,郭向阳,祝云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曹绍书,陈泽辉. 2021

[9]稻-油熟制下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群体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周维佳,罗德强,王学鸿,涂丹,李敏,熊洪. 2012

[10]基于D-loop序列和SSR的从江田鱼与6个鲤群体的遗传分析. 张显波,傅建军,胡锦丽,朱文彬,闵倩雯,赵飞,吴俣学,董在杰. 2021

[11]贵州绿肥的发展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旭晖. 1999

[12]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3]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肖华贵,饶勇,杨焕文,杨斌,李超. 2013

[14]高温胁迫下油菜籽粒成熟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李超,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15]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6]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荐红举,魏丽娟,李超,唐章林,李加纳,刘列钊. 2014

[17]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18]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19]两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差值QTL分析. 李超,李波,曲存民,阎星颖,付福友,刘列钊,谌利,李加纳. 2011

[20]早熟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的选育. 黄泽素,代文东,唐容,李德珍,王少铭,张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