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的结构组成与变化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凡 1 ; 郑小波 2 ; 陈志谊 1 ; 刘永锋 1 ; 陈毓苓 1 ; 王法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2.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稻瘟病菌;小种;出现频率;水稻品种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02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39-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 7个中国统一鉴别品种对 1997~ 1999年采集自江苏省吴江、赣榆、通州、高邮和宜兴等 5个代表地区的 32 4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小种鉴定。 3年中共检测到 2 1个小种 ,其中以ZG1小种出现频率最高 ,达 5 7 80 %~ 6 7 89% ,为优势小种 ;其次为ZE3 小种 ,出现频率为 16 5 0 %~ 19 81% ;其它小种出现频率较低。各地区小种的组成及年度间变化存在较大差异 ,宜兴地区小种组成简单 ,3年均以ZG1小种为优势小种 ;吴江地区小种组成复杂 ,优势小种变化较大 ;通州地区小种数量显著增加 ,ZG1小种的优势明显下降 ;赣榆地区的小种数量则明显减少。各地小种的组成及变化与水稻主栽品种的布局及更替密切相关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演变及与水稻品种的相互关系. 陆凡,王法明,郑小波,史阿宝,陈毓苓,陈志谊. 1999

[2]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毒性多样性及水稻品种的抗病性. 陆凡,郑小波,陈志谊,刘永锋,王法明,范永坚. 2001

[3]江苏省稻瘟病菌毒性的群体结构分析. 陆凡,陈志谊,刘永锋,郑小波. 2002

[4]江苏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演变及与水稻品种的相互关系. 陆凡,郑小波. 1999

[5]中国南方水稻条斑病菌小种分化研究. 郭亚辉,许志刚,胡白石,沈秀萍,陈志谊,刘永峰. 2004

[6]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研究进展和选育实践. 朱勇良,谢巧泉,谢裕林,伍应保,乔中英,张建栋. 2017

[7]水稻产量对氮肥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关系. 刘立军,王康君,卞金龙,熊溢伟,陈璐,王志琴,杨建昌. 2014

[8]水稻叶片光氧化敏感性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关系. 邵红宁,傅春霞,曹显祖. 1998

[9]盐逆境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周根友,翟彩娇,邓先亮,张蛟,张振良,戴其根,崔士友. 2018

[10]沿淮地区麦茬直播稻品种选择试验. 纪力,邵文奇,钟平. 2011

[11]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 1999

[12]灰飞虱对抗性粳稻品种稻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机制. 刘芳,宋英,包善微,卢海燕,石细敏,祝树德. 2009

[13]不同水稻品种抑制杂草的差异性研究. 李贵,吴竞仑,王一专,刘丽萍. 2008

[14]一个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鉴定. 周彤,王磊,程兆榜,陈洁,范永坚,周益军. 2009

[15]光照状况对光抑后的恢复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傅春霞,谭秀云,顾行影,李黄振,聂毓琦. 1990

[16]主栽品种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的抗性特征及其遗传研究. 周彤,王磊,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 2009

[17]水稻品种宁317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及其遗传. 周彤,王磊,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汤陵华,方先文. 2008

[18]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周彤,王英,吴丽娟,范永坚,周益军. 2011

[19]不同水稻品种抑制杂草潜力的田间评价. 李贵,吴竞仑,王一专,刘丽萍. 2010

[20]优质高产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南粳52的选育与利用. 赵凌,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