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区拖网渔业发展趋势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粟丽 1 ; 许友伟 1 ; 张魁 1 ; 陈作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渔业资源与环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拖网渔业;南海区;捕捞;幼鱼;发展建议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4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拖网是南海区海洋渔业生产最重要的渔具,拖网渔业在南海区海洋渔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南海区拖网渔船数量从1986年的6 730艘增长至2003年的14 599艘,随后减少,2010年后基本维持在9 000艘左右;其总吨位在212 864~876 045 t波动,呈显著上升趋势;而总功率从1986年的440 438 kW上升至2005年的1 735 173 kW,之后呈下降趋势。1986—2020年单船平均吨位和功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拖网渔船产量在59.24×10~4~181.66×10~4 t之间波动,占南海区总捕捞产量的38.35%~62.96%,呈逐年下降趋势;单位功率和单位吨位的产量分别在0.72~1.40 t和1.18~3.90 t之间波动,1999年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根据8种重要经济鱼类幼鱼占比统计结果,1992—2020年底拖网渔获物中幼鱼生物量占比均值为24.35%~84.28%,数量占比均值为40.09%~89.84%,其中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幼鱼比例最高。鉴于拖网渔业选择性不强,对幼鱼资源及海洋环境影响较大,建议逐步压减拖网渔船规模,严格执行网目尺寸和可捕规格制度,引导渔民使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作业方式,以利于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 相关文献

[1]南海拖网渔具的结构特征及发展方向. 杨吝. 1999

[2]黄渤海区拖网渔业现状与分析. 孙中之,许传才,周军,赵振良,王俊,许玉甫,庄申,阎伟,张海鹏,陈孛,孟维东. 2013

[3]广东拖网改革回顾及持续发展探讨. 杨吝. 1999

[4]2008年南海北部拖网渔获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王学锋,冯波,卢伙胜. 2010

[5]我国南海区海洋捕捞现状分析. 韦朋,王雪辉,马胜伟,周艳波,黄应邦,苏莹佳,吴洽儿. 2019

[6]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选择性研究. 杨吝,张旭丰,谭永光,张鹏. 2003

[7]南海区渔业生产、渔业资源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 陈再超. 1990

[8]南海区海洋渔具改革技术措施探讨. 杨吝,张旭丰,张鹏,谭永光. 2003

[9]南海区海洋渔具发展的主要问题. 杨吝,张鹏,张旭丰,谭永光. 2002

[10]南海区驯养条石鲷亲鱼的初次性成熟和产卵. 区又君,李加儿,林锋. 2014

[11]21世纪初南海区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杨吝. 2000

[12]南海区海洋渔具管理对策. 杨吝,张旭丰,潭永光,张鹏. 2003

[13]南海区大型灯光罩网渔场渔期和渔获组成分析. 张鹏,曾晓光,杨吝,彭昌瀚,张旭丰,杨生,谭永光,杨炳忠,晏磊. 2013

[14]南海区拖网方目网囊选择性试验. 杨吝,张旭丰,谭永光. 2002

[15]南海区捕捞渔业副渔获及其利用. 杨吝. 1999

[16]南海区捕捞渔业现状与对策. 杨吝. 2001

[17]中国南海区鱼类人工种苗生产概况. 区又君. 1995

[18]南海区捕捞业副渔获评估及对策探讨. 杨吝. 1996

[19]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20]捕捞和环境变化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林群,王俊,袁伟,范振华,金显仕.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