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螺旋藻粉替代饲料中鱼粉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蛋白沉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申平 1 ; 韩冬 1 ; 解绶启 1 ; 金俊琰 1 ; 刘昊昆 1 ; 杨云霞 1 ; 朱晓鸣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异育银鲫;螺旋藻;鱼粉;蛋白替代;水产饲料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6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647-6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实验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3.2±0.5)g为实验对象,研究螺旋藻粉蛋白替代饲料鱼粉蛋白(0、20%、40%、60%、80%和100%)对鱼摄食、生长、饲料利用和蛋白沉积的影响。实验设计了6种等氮(38%)等脂(10%)等能(16.50 k J)的饲料,每处理3个重复。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表观饱食投喂。实验水温为(28±3)℃,实验共持续60d。结果发现:随藻粉替代比例的增加,鱼摄食率显著上升;饲料效率则呈显著下降趋势;特定生长率在20%替代组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替代组均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蛋白沉积率在20%、60%替代时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替代组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肥满度在各替代组均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鱼体蛋白随藻粉替代比例的增加呈现先持平后降低的趋势,鱼体脂肪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20%、40%和60%替代组全鱼灰分均高于全鱼粉组;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α-淀粉酶)在替代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随藻粉蛋白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显著上升,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则呈显著下降趋势,总磷表观消化率在20%替代时最低,在100%替代时最高。综合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沉积率情况,当鲫幼鱼饲料中鱼粉含量约为50%,且鱼粉为唯一蛋白源时,螺旋藻粉蛋白可替代饲料中20%鱼粉蛋白。

  • 相关文献

[1]豆粕替代鱼粉对点篮子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高荣兵,庄平,章龙珍,刘鉴毅,侯俊利,冯广朋,邹雄. 2010

[2]异育银鲫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甘草多糖的保肝作用. CAO Li-ping,曹丽萍. 2010

[3]螺旋藻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龚洋洋,黄艳青,陆建学,李亚菲,胡园. 2018

[4]水产饲料中复方硝基酚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邢丽红,冷凯良,孙伟红,李兆新,付树林,孙晓杰. 2015

[5]蚯蚓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应用. 王晗雅,王世迪,刘烊廷,陆绍霞,韩世成,常烨,王常安,刘红柏. 2024

[6]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饲料中地西泮残留. 马丽莎,尹怡,谢文平,单奇,郑光明,李丽春,刘书贵,戴晓欣,赵城,魏琳婷,林嘉薇. 2022

[7]团头鲂营养需求与健康研究进展. 任鸣春,周群兰,缪凌鸿,戈贤平,刘波,谢骏,孙盛明. 2015

[8]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龚洋洋,黄艳青,陆建学,高露姣,黄洪亮. 2013

[9]WFS型水产饲料微粉碎机的研究. 徐皓,江涛. 1999

[10]虾青素与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 张晓红,吴锐全,王海英,欧阳冰,吴立新,牛纪峰. 2009

[11]饲料中添加螺旋藻对花鲈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虞为,杨育凯,陈智彬,林黑着,黄小林,周传朋,杨铿,曹煜成,黄忠,马振华,李涛,王珺,王芸,荀鹏伟,黄倩倩,于万峰. 2019

[12]钝顶螺旋藻SP1(Spirulina platensis)对集约化养殖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 鲁敏,曹煜成,胡晓娟,许云娜,孙志伟,张建设,文国樑. 2021

[13]螺旋藻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分析. 张晓燕,刘楠,周德庆. 2012

[14]钝顶螺旋藻营养生理的研究III.钝顶螺旋藻对磷酸盐的吸收利用. 石晓勇,沙珍霞,张学成. 2000

[15]钝顶螺旋藻营养生理的研究II.钝顶螺旋藻对无机氮的吸收利用. 沙珍霞,石晓勇,张学成,谭桂英. 2000

[16]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螺旋藻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沙珍霞,石晓勇,张学成,谭桂英. 2000

[17]环保型水产饲料的配制技术及应用. 刘崇新,谢骏. 2013

[18]不同盐度和饵料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邹雄,庄平,刘鉴毅,章龙珍,赵峰,高荣兵. 2009

[19]南极磷虾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常青,秦帮勇,于朝磊,秦帮勇,于朝磊,孔繁华. 2013

[20]镁对草鱼生长、脂肪沉积、消化和代谢的影响. 汪福保,罗莉,李云,文华,陈时,王亚哥.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