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运红 1 ; 孙克刚 1 ; 杜君 1 ; 杜保池 2 ; 和爱玲 1 ; 丁华 1 ; 许为钢 3 ; 程小龙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长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氮水平;优质小麦;基因型;干物质积累;产量;氮素吸收利用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7 年 46 卷 04 期
页码: 10-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20、180、240 kg/hm~2)对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优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为发挥其产量潜力和优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施氮可不同程度地促进3种优质小麦生长,施氮量在0~240 kg/hm~2时,功能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相关指标总体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郑麦0856除外)。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比较,郑麦7698所有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其他2个小麦品种,主要归因于其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高,其中施氮240 kg/hm~2处理的产量(11 591.70 kg/hm~2)、小麦干物质转移率(29.45%)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91.66%)最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大。郑麦0856在不施氮条件下产量最低,较其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最高产量(10 200.00 kg/hm~2)降幅最大,为18.63%,氮素农学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说明郑麦0856对氮素较为敏感。郑麦0943在不施氮条件下干物质转移率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2个品种,产量较其施氮240 kg/hm~2处理的最高产量(9 933.45 kg/hm~2)降幅最小,为8.89%,氮素收获指数则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氮素利用效率在不施氮和高氮条件下均较高,说明郑麦0943具有氮素高效利用特征,且干物质积累以生育前期为主。综上,郑麦7698不施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产量,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郑麦0856产量对氮素缺乏较为敏感,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郑麦0943产量对氮素缺乏不太敏感,具有氮素高效利用特征,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优质小麦施钾效果差异研究. 张运红,杜君,杨占平,和爱玲,姚健,黄绍敏,杜保池,骆晓声. 2019
[2]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对磷素响应的差异. 张运红,姚健,杨占平,杜君,和爱玲,杜保池,张洁梅,骆晓声. 2018
[3]减氮适墒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嫚,周苏玫,杨习文,周燕,杨蕊,张珂珂,贺德先,尹钧. 2017
[4]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5]尿素硝酸铵溶液减量增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姚健,和爱玲,杜君,郑春风,张洁梅. 2017
[6]砂姜黑土区施用氮磷钾肥对优质小麦产量的影响. 孙克刚,吴政卿,雷振生,马现伟,孟祥锋. 2003
[7]海藻酸钠寡糖灌根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张运红,和爱玲,杨占平,郑春风,杜君,宝德俊,姚健,杨焕焕. 2018
[8]控释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何俊平,蔡东芳,赵磊,王东国. 2018
[9]不同夏谷品种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灌浆特性. 李君霞,朱灿灿,代书桃,秦娜,王春义,宋迎辉. 2021
[10]遮阴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夏来坤,朱卫红,李川. 2013
[11]豫南雨养区周年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李向东,季书勤,张德奇,郭瑞,王汉芳,吕凤荣. 2011
[12]磷肥施用深度对谷子根系分布、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朱灿灿,付森杰,秦娜,王春义,代书桃,宋迎辉,魏昕,李君霞. 2023
[13]不同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孙计平,李雪君,丁燕芳,孙焕,吴照辉,平文丽,俎焕新,侯咏,李旭辉. 2017
[14]播期对不同谷子品种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李君霞,樊永强,代书桃,朱灿灿,韩燕丽,秦娜,王彦辉,宋迎辉. 2021
[15]氮锌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效应的研究. 康利允,马政华,李红英,王文亮,杨建堂. 2011
[16]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施对连作夏玉米氮素积累、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孙联合,许海涛,马红珍,吴寅,许波,冯晓曦,张军刚,郭海斌,王友华. 2024
[17]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锌高效基因型的筛选研究. 张盼盼,何冠华,李川,张美微,牛军,乔江方,何佳雯. 2023
[18]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运红,杜君,和爱玲,孙克刚,张洁梅,丁华,许为钢. 2016
[19]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付景,马梦娟,张骐飞,段居琦,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王亚. 2024
[20]优质麦利用中的一些问题. 林作楫,周希丹,赖青茹.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低磷胁迫;转基因小麦;转录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表达基因
-
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
作者:杨永辉;武继承;高翠民;张运红;潘晓莹;何方
关键词:滴灌;灌水量;光合特征;小麦;玉米;水分利用
-
设施西瓜连作土壤生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变化
作者:姚丽娟;田春丽;王立河;杜君;校彦赟;远兵强
关键词:设施西瓜;连作;高通量测序技术;土壤细菌;土壤真菌
-
强光胁迫对转玉米C4型ZmPEPC+ZmPPDK基因小麦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方宇辉;齐学礼;李艳;张煜;彭超军;华夏;陈艳艳;郭瑞;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小麦;玉米C_(4)光合基因;强光胁迫;光合;生理特性
-
优质强筋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1835
作者:齐学礼;胡琳;董海滨;昝香存;许为钢
关键词:
-
腐植酸复合肥在夏玉米上的增产效果及对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作者:孙克刚;王春兰;刘高远;杜君;杨占平;和爱玲;岳艳军
关键词:腐植酸复合肥;夏玉米;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土壤硝态氮
-
控失尿素对氮素利用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冬小麦增产效果的影响
作者:孙克刚;杜君;和爱玲;杨占平;刘高远;王春兰;岳艳军
关键词:控失尿素;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硝态氮;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