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黄海沙海蜇与口冠水母分类关系的辨析-基于核糖体18 SrDNA基因序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敏 1 ; 马凌波 1 ; 凌建忠 1 ; 李建生 1 ; 程家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沙海蜇;口冠水母;18SrDNA;系统发育;分类关系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1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1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在东黄海形成大规模暴发的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在大量文献中常被等同于口冠水母(Stomolophus meleagris)的同物异名,为澄清沙海蜇与口冠水母之间一直混淆不清的分类关系,现首次从分子遗传学水平进行辨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东黄海沙海蜇的18SrDNA(核糖体18 SrRNA的编码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结果经比对拼接校正后,获得沙海蜇的18 SrDNA片段序列,长度为1 758 bp;碱基T、C、A、G平均组成分别为27.2%、20.1%、26.6%和26.2%,其A+T含量(53.8%)与G+C含量(46.2%)差别不大,AT/GC为1.16。利用18SrDNA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东黄海野生沙海蜇与越前水母的亲缘关系很近,与海蜇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口冠水母的关系更远,首次从分子水平提供证据支持东黄海暴发性大型水母沙海蜇与口冠水母为不同物种。

  • 相关文献

[1]一株产植酸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 李丽娟,张殿昌,苏天凤,龚世园,江世贵. 2007

[2]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对4种大型水母的捕食行为.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赵鹏,陈昭廷. 2014

[3]三种大型钵水母幼体对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的捕食选择性.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陈昭廷. 2016

[4]基于β-连环蛋白基因的分子标记甄别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和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 杨傲傲,朱玲,周春娅,杨洪,骆晓蕊,刘春胜,庄志猛. 2015

[5]2018年6月渤海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王朋鹏,张芳,孙松,杨涛. 2020

[6]东、黄海沙海蜇暴发对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5

[7]中国海域两种大型食用水母利用状况分析及沙海蜇资源量评估.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4

[8]2008年夏秋季东海区北部沙海蜇资源状况分析.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李惠玉. 2009

[9]东黄海沙海蜇群体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多态性. 刘敏,程家骅,马凌波,凌建忠,李建生. 2010

[10]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沙海蜇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7

[11]东海区沙海蜇的动态分布. 丁峰元,程家骅. 2007

[12]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资源分布及其与底层温盐度的关系.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2

[13]东海区沙海蜇和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 李惠玉,李建生,丁峰元,程家骅. 2007

[14]蛭弧菌Bdh5221株理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 梁思成,房文红,汪开毓,贾娴. 2009

[15]篮子鱼属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系统发育信息分析. 黄小林,杨育凯,林黑着,李涛,虞为,黄忠. 2018

[16]四带小鲃胚胎发育及系统进化分析. 崔文耀,周丽青,杨继辉,熊加奉,李伟明,任建峰. 2020

[17]鲤sPLA_2-Ⅲ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和表达特征. 许迪辉,李红霞,李建林,唐永凯,王钦,张磊,沈泽恩,俞菊华. 2019

[18]翘嘴鲌血红蛋白基因Hbs的克隆、分子特征及系统进化分析. 祁梅,吴嘉伟,谭凤霞,罗鸣钟,程保琳,张远松,柴毅. 2021

[19]转铁蛋白及其同源类似物cDNA序列比较分析. 龙华,郑英. 2005

[20]胭脂鱼寄生单殖吸虫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翟凯旋,习丙文,陈凯,潘良坤,朱新鹏.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