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愿 1 ; 都梦丹 1 ; 李正刚 1 ; 佘小漫 1 ; 于琳 1 ; 蓝国兵 1 ; 丁善文 1 ; 何自福 1 ; 汤亚飞 1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洋桔梗耳突曲叶病毒;番茄;侵染性克隆;致病性;介体传毒效率;烟粉虱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12 期
页码: 2350-23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洋桔梗耳突曲叶病毒(lisianthus enation leaf curl virus,LELCV)是2015年发现的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新种。论文旨在探究入侵中国大陆的首个LELCV分离物Tomato-2022的分子特征、亲缘关系、致病性及有效传播介体,为防控该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发生一种番茄新病害,病株表现叶小、卷曲、叶尖白化症状,采集两份病样提取总DNA,利用Begomovirus通用引物AV494/CoPR进行PCR检测。选取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RCA扩增、酶切、克隆及测序,获得分离物Tomato-2022的基因组全长序列。采用BLASTn程序对病毒序列进行相似性检索并下载相似性较高的代表分离物序列,进一步用SDTv1.2的MUSCLE alignment方法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利用软件MEGA7.0对获得的Tomato-2022基因组序列及已报道的相似性较高的代表分离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应用酶切连接法构建Tomato-2022的侵染性克隆pGreenII0229-1.6A,通过农杆菌介导注射接种本氏烟叶片和番茄茎秆,测定其致病性。采取室内人工传毒方法,测定烟粉虱MEAM1隐种对分离物Tomato-2022的传播效率。利用LELCV的PCR特异引物对2021—2023年采集于广东省番茄主产区的135份番茄病样进行检测,明确该病毒在广东省的分布。【结果】PCR检测结果表明,两份表现叶小、卷曲、叶尖白化症状的番茄病样感染了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病毒。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分离物Tomato-2022基因组仅含DNA-A,大小为2 757 nt,含有6个ORF。序列相似性比较表明,分离物Tomato-2022基因组序列与已登录GenBank的LELCV各分离物相似性较高,其中与LELCV中国台湾洋桔梗分离物(LC091539、LC091538)相似性最高,为98.3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Tomato-2022与LELCV的19个分离物聚在一个独立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利用构建的Tomato-2022侵染性克隆pGreenII0229-1.6A,农杆菌介导注射接种本氏烟和番茄,10 dpi,本氏烟上部叶叶缘轻微上卷,1株番茄的新叶轻微卷曲;18 dpi,本氏烟和番茄植株均表现较为明显的卷曲症状;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接种植株的症状越来越明显,30 dpi,本氏烟表现叶脉肿大、叶片严重卷曲,番茄植株的叶片表现卷曲、叶尖白化;PCR检测表明,在接种发病本氏烟和番茄植株中均能检测到LELCV。室内传毒试验证明,烟粉虱MEAM1隐种能高效传播Tomato-2022,当每株番茄接1、5、10头饲毒48 h的烟粉虱时,MEAM1的平均传毒效率分别为26.67%、93.33%、96.67%。PCR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135份番茄病样中,8份样品检测到LELCV,说明LELCV已在广东省定殖。【结论】Tomato-2022是洋桔梗耳突曲叶病毒的一个新分离物,也是在中国大陆发现的第一个分离物,其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全长为2 757 nt,编码6个ORF;该病毒分离物是引起广东省番茄曲叶、叶尖白化病的病原,可被烟粉虱MEAM1隐种高效传播。
- 相关文献
[1]侵染广东连州葫芦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李正刚,农媛,汤亚飞,佘小漫,于琳,蓝国兵,邓铭光,何自福. 2020
[2]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伴随的β卫星分子复合侵染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 汤亚飞,何自福,杜振国,佘小漫,蓝国兵. 2015
[3]侵染萝卜的油菜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及其致病性分析. 李正刚,汤亚飞,佘小漫,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2022
[4]警惕广东番茄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发生. 何自福,虞皓. 2003
[5]我国46个棉花品种对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抗性鉴定. 汤亚飞,何自福,佘小漫,蓝国兵. 2017
[6]不同耕作制度下烟粉虱成虫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比较. 张万里,尹飞,陈焕瑜,李振宇,冯夏,林庆胜. 2019
[7]东方钝绥螨与津川钝绥螨对烟粉虱卵及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比较. 盛福敬,宋子伟,吕佳乐,徐学农,李敦松,王恩东. 2018
[8]我国朱槿曲叶病毒病及其传播介体烟粉虱分布调查. 陈婷,汤亚飞,何自福,吕利华,齐国君. 2020
[9]烟粉虱MEAM1和AsiaⅡ7隐种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和生态适应性. 陈婷,齐国君,石庆型,吕利华. 2019
[10]基于Maxent模型的棉花曲叶病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齐国君,陈婷,何自福,吕利华. 2016
[11]广东朱槿曲叶病发生及传播介体烟粉虱种群组成调查. 陈婷,赵蕊,齐国君,何自福,吕利华. 2016
[12]13种杀虫剂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控制效果评价. 包华理,周小毛,陈焕瑜,冯夏,黄少华. 2013
[13]球孢白僵菌对四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兼控潜力评价. 邝灼彬,吕利华,冯夏,陈焕瑜,武亚敬,何余容. 2005
[14]传播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烟粉虱隐种鉴定. 陈婷,汤亚飞,赵蕊,何自福,吕利华. 2016
[15]烟粉虱体内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LAMP快速检测技术. 陈婷,齐国君,赵蕊,何自福,吕利华. 2016
[16]8种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比较. 尹飞,冯夏,张德雍,林庆胜,胡珍娣,李振宇,陈焕瑜. 2011
[1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试验. 王旭荣,张彩勤,张春红,赵炳武,祝卫国,杨增岐,王建华,宋长绪. 2009
[18]广东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冯爱卿,汪聪颖,汪文娟,陈尉芹,苏菁,杨健源,陈深,朱小源. 2018
[19]猪A群轮状病毒SCJY-13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陈小飞,张斌,张春红,张建峰,廖明. 2022
[20]Ⅰ亚群D种禽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谢梓民,张俊勤,孙敏华,黄淑坚,廖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香葱伴生番茄对青枯病及根际微生态特征的影响
作者:佘小漫;姚挺;黄真珍;何自福
关键词:香葱伴生;番茄青枯病;根际土壤细菌;根际土壤代谢物;防效
-
广东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动态
作者:汤亚飞;李正刚;蓝国兵;佘小漫;于琳;丁善文;何自福
关键词: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广东;发生;分布;种类
-
侵染构树的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病毒的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汤亚飞;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丁善文;何自福
关键词:构树;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中国大青金色花叶病毒;病毒基因组;新寄主
-
广东番茄巨芽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作者:汤亚飞;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关键词:番茄巨芽病;植原体;16S rRNA;分子鉴定
-
植原体引起雪花木小叶病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作者:宋晓兵;黄峰;汤亚飞;崔一平;凌金锋;陈霞
关键词:雪花木小叶病;植原体;16S rRNA;分子鉴定
-
假茄科雷尔氏菌引起向日葵青枯病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作者:佘小漫;李萍;蓝国兵;于琳;李正刚;汤亚飞;何自福
关键词:向日葵;假茄科雷尔氏菌;致病性;分子鉴定;序列变种
-
广西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
作者:李战彪;莫翠萍;陈锦清;秦碧霞;崔丽贤;谢慧婷;蒋雅琴;汤亚飞;蔡健和
关键词:番茄花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广西;小RNA深度测序;遗传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