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海峰 1 ; 张宇 1 ; 来永才 1 ; 郑妍妍 1 ; 刘凯 1 ; 毕洪文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盐碱地;寒地水稻;物联网;监测平台
期刊名称: 农业大数据学报
ISSN: 2096-6369
年卷期: 2023 年 02 期
页码: 122-131
摘要: 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选育寒地耐盐碱水稻品种、开发利用盐碱地是促进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按照国家“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的指示精神,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针对东北地区盐碱地存在的耐盐碱品种匮乏、耐盐碱栽培技术缺失、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协同攻关,构建了集盐碱地气象土壤环境动态监测、寒地水稻表型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展示功能为一体的寒地盐碱地监测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土壤肥料等多学科的信息化融合汇聚工作。本文从平台架构和功能实现角度介绍了寒地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数字化监测方法和关键技术。平台在黑龙江省大庆、佳木斯、黑河等不同积温带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辅助科研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盐碱地块的气象及土壤信息、有效降低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并形成完备的数据链;平台对不同物候期的水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和产量品质数据进行汇聚加工处理,挖掘种质资源的环境应激反应规律,进而指导盐碱地水稻科研生产工作,为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寒地水稻栽培计划农时标准. 付久才,赵兴全,郑成海. 2016
[2]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忠新,孙磊,吴英,刘玉林. 2009
[3]寒地水稻施肥新技术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忠臣,彭显龙,刘海英,王立楠,金正勋. 2010
[4]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的启示. 矫江,许显斌,卞景阳,中本和夫,钱小平. 2007
[5]抽穗前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郭晓红,郑桂萍,殷大伟,麻海春,魏延雪. 2012
[6]钾硅镁配施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孔宇,张文忠,高继平,陈书强. 2016
[7]寒地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关联分析. 苗百更,李佳美,马文东,张斯琦,李修平. 2018
[8]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雨,李玉影,韩晓日,刘双全,姬景红. 2019
[9]前氮后移对寒地不同分蘖性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鹤,王丽. 2017
[10]氮肥配施增效剂实现寒地水稻增产、提质与增效. 郝小雨,马星竹,陈苗苗,周宝库,孙磊,迟凤琴,李伟群. 2019
[11]不同氮肥精确施用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董文军,来永才,孟英,唐傲,张喜娟,冷春旭,刘猷红. 2017
[12]干旱胁迫对寒地水稻不同种质资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丁国华,白良明,曹良子,周劲松,王彤彤,洛育,夏天舒,杨光,谢婷婷,刘凯,姜辉,陈磊,王荣升,李坤,王雪扬,殷大伟,湛立伟,孙世臣. 2020
[13]黑龙江省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龙稻18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丁国华,白良明,王彤彤,曹良子,周劲松,洛育,夏天舒,张凤鸣,杨光,王雪扬,王荣升,张书利,殷大伟,孙世臣. 2020
[14]高纯度育种技术培育寒地水稻新种质研究. 黄翠. 2017
[15]SRI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宋福金. 2005
[16]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特性及聚类分析研究. 苗百更,马文东,李智媛,李佳美,李修平. 2016
[17]播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李忠杰,矫江,王连敏,王春艳,王立志,刘功,焦占力. 2004
[18]低温胁迫下水稻孕穗期幼穗的转录组动态分析. 郭震华,蔡丽君,潘国君,王立楠,周雪松,杜晓东,蔡永盛,张希瑞,韩笑,周通,马文东. 2024
[19]气象因子对寒地水稻鞘腐病发生的影响. 顾鑫,丁俊杰,杨晓贺,姚亮亮,刘伟,赵海红,王平,申宏波. 2017
[20]寒地早熟理想株型超级稻龙粳31的创新实践. 刘传雪,潘国君,张献国.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同期发情调控
作者:张海峰;李景荣;何鑫淼;王文涛;田明;陈赫书;冯艳忠;刘娣
关键词: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水稻新品种黑科稻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王松;商全玉;殷大伟;刘安晋;杨秀峰;贲子玥;刘凯
关键词: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科稻1号;选育;栽培技术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
-
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张宇;李波;张立国;陈喜昌;朴琳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栽培技术要点
-
干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王晓龙;杨曌;来永才;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王建丽
关键词:苜蓿;萌发期;抗旱性;隶属函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