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广适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川根 1 ; 李霞 1 ; 宗寿余 1 ; 邹江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广适性;农艺性状;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191-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广适性的内涵目前尚不明确,其筛选指标和鉴定方法也未见详细报道.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已在南方稻区广范围、大面积种植近二十年,是2002年以来种植面积遥居首位的杂交稻.在总结和分析与其广适性密切相关农艺特性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杂交水稻广适性的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适应性广,即适宜生长的地域特别是纬度范围较大,这需要品种感光性不强,并且对不同生态稻区主要病害有一定的抗性或耐性,另外还要求在不同生态稻区生长的株高、叶角等植株形态和稻米品质等重要性状(变幅)能符合当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要求;二是环境适应性好,即对各生态区的环境因子(光照强度、温度和土壤水分、主要养分、盐度、pH)及其变化都能较好适应,对强弱光、高低温、水分胁迫、酸碱盐土等主要逆境有一定的耐受力,因播期、密度和肥料管理带来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影响也不大.

  • 相关文献

[1]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 吕川根,李霞,陈国祥. 2017

[2]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吕川根,邹江石. 2016

[3]小麦新品种苏麦8号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黄卫华,蔡金华. 2014

[4]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分析. 温明星,曲朝喜,李东升,陈爱大. 2014

[5]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刘少华,陈国祥,胡艳,吕川根,吴国荣,杨艳华. 2004

[6]水稻两优培九株型特征研究. 邹江石,姚克敏,吕川根,胡雪琼. 2003

[7]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构成及其生态关联. 邹江石,李义珍,吕川根. 2008

[8]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生物学特性及主要配套技术. 邹江石,吕川根,姚克敏,胡凝. 2008

[9]利用SSR标记检测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的纯度. 胡兴雨,黄犀,陈忠明,王伟民,张红生. 2006

[10]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纯度幼苗鉴定方法初探. 戴剑,陈敏,张继红,张美娟. 2002

[11]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生及其与抽穗后温湿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姚克敏. 2003

[12]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邹江石,吕川根,王才林,郑克武,宗寿余,赵凌,孙永华. 2003

[13]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65396的光合形态特征研究. 姚克敏,邹江石,王志南,顾显跃. 2000

[14]两优培九种子纯度的RAPD快速鉴定. 陈忠明,王秀娥,赵彦,杨开晴. 2003

[15]两优培九关键期的气象指标与气候适应性分析. 姚克敏,吴春刚,马文静,邹江石,吕川根. 2001

[16]两优培九稻米垩白率变异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宗寿余,吕川根,姚克敏. 2008

[17]两优培九与其亲本剑叶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王娜,陈国祥,吕川根. 2004

[18]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及其种植区域规划. 邹江石,吕川根,胡凝,李义珍,姚克敏. 2008

[19]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旱育秧苗期抗氧化系统活性的研究. 周泉澄,陈国祥,陈利,王建安,张成军,吕川根. 2005

[20]两优培九剑叶衰老过程光合膜功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变化. 叶露幻,沈唯军,郑宝刚,宋涛,陈国祥,吕川根.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