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四种水稻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非结构蛋白P7-2的互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上林 1 ; 孙丽英 2 ; 陈剑平 2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2基因;原核表达;蛋白质互作;实时荧光定量PCR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3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1298-13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可侵染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给亚洲地区的田间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RBSDV有10条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基因组,编码12个蛋白。其中6个蛋白是病毒粒子的结构成分(P1,P2,P3,P4,P8,P10),6个非结构蛋白分别为P5,P6,P7-1,P7-2,P9-1,P9-2。在非结构蛋白中,P5,P6和P9-1已被证实参与形成毒质结构,P7-1被认为可在细胞质中形成类似管状的结构作为病毒胞间扩散的通道,P7-2和P9-2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文章采用Pull-Down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等技术来鉴定水稻蛋白(日本晴)与P7-2蛋白间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通过Pull-Down实验分析,发现有4种水稻蛋白可与P7-2相结合,其中2个蛋白为转录相关蛋白,1个为氨基转移酶,还有1个为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感病寄主中的转录相关蛋白和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的表达量上调,而氨基转移酶的表达量降低。

  • 相关文献

[1]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8蛋白的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特性. 羊健,张恒木,陈剑平,戴良英. 2007

[2]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7编码的2个非结构蛋白在病株中的表达检测. 吕明芳,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2

[3]柑橘木虱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马晓芳,陈国庆,张学潮,徐海君. 2013

[4]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西瓜响应CGMMV胁迫的蛋白质. 张慧青,孙玉燕,那冬晨,范敏. 2021

[5]小麦黄花叶病毒编码VPg蛋白N端结构是VPg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互作区域. 边靓,向荣,孙丽英,陈剑平. 2014

[6]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陈声祥,洪健,吕永平,雷娟利. 2004

[7]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英文). 张恒木,雷娟利,陈剑平,吕永平,陈声祥,薛庆中,M.J.Adams. 2001

[8]与RBSDV外壳蛋白P10互作植物因子的筛选与验证. 孙宗涛,魏佳,李俊敏,王旭,沈国新,陈剑平. 2014

[9]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10的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薛庆中,雷娟利. 2002

[10]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陈声祥,张巧艳. 2005

[11]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燕飞,孙丽英,尚佑芬,陈剑平. 2013

[12]单头灰飞虱体内两种水稻病毒的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 李俊敏,周燕茹,孙宗涛,王旭,谢礼,陈剑平. 2014

[13]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5b互作的水稻基因片段筛选. 陆颖,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2

[14]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1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自我互作并形成包涵体. 谭子龙,孙丽英,陈剑平. 2014

[15]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张恒木,雷娟利,陈剑平,吕永平,陈声祥,薛庆中. 2001

[16]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9的cDNA克隆和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程晔,雷娟利,薛庆中. 2001

[17]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7的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雷娟利,程晔,薛庆中. 2002

[18]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草莓镶脉病毒. 苗立祥,荣宁宁,张豫超,杨肖芳,张琴,张慧琴,蒋桂华. 2016

[19]几种动物生鲜肌肉组织样品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纪艺,姜媛媛,汪小福,徐晓丽,徐俊锋,李玥莹,陈笑芸. 2019

[20]转g10-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UTS-33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缪青梅,赵杨,徐晓丽,徐俊锋,汪小福,陈笑芸.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