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立哲 1 ; 杨德援 1 ; 赵小雨 1 ; 林靖翔 1 ; 陈昕韡 1 ; 周细平 2 ; 饶义勇 3 ; 马丽 4 ; 林和山 4 ; 傅素晶 4 ;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 环境与生态学院
2.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南海水产研究所
4.自然资源部 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软体动物;群落生态;种群生态;污染生态;大亚湾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22 年 46 卷 006 期
页码: 124-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35年来,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在大亚湾潮下带和潮间带进行了软体动物群落生态、种群生态和污染生态研究,揭示了不同生境软体动物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为渔业生产和生态评估提供了基础资料.但早期有关文献难觅、信息不畅,导致软体动物分类存在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现象,一些中文学名和拉丁文学名张冠李戴,历史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等.作者提出了几点研究展望:(1)加强软体动物分类基础研究和科普宣传;(2)建立软体动物群落生态大数据式研究规则;(3)建立软体动物数据库;(4)人工智能及其他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本文可为科技工作者制订较完善的研究计划以及获得更精准的研究结果提供参考,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 相关文献
[1]绥芬河大麻哈鱼类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张觉民. 1993
[2]嵊泗海域拖网渔业资源群落生态学研究. 简婷婷,罗民波,张衡,王云龙. 2020
[3]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 张鹏弛,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安建梅. 2017
[4]Hox基因及其在软体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王师,杨志辉,李语丽,程陶然,刘平平,米雪,包振民. 2017
[5]软体动物免疫相关酶研究进展. 刘志鸿,牟海津,王清印. 2003
[6]几种软体动物对~14C-DDT和~14C─杀灭菊酯的积累和排泄. 钟创光,陈舜华,赵小奎,江世贵,严旭东. 1998
[7]长江河口软体动物的调查. 戴国梁. 1998
[8]锦鲤冬季繁殖技术. 汪学杰,牟希东,胡隐昌,赖明信. 2012
[9]软体动物血蓝蛋白的结构和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彭文,王江勇. 2011
[10]2011~2013年夏季南黄海大型底栖软体动物调查记录. 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 2017
[11]长江口海域浮游软体动物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 胡剑,徐兆礼,朱德弟. 2008
[12]魁蚶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田吉腾,刘志鸿,杨爱国,刘萍. 2011
[13]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8
[14]大亚湾水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WANG Cong,林军,CHEN Pimao,章守宇. 2008
[15]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2018
[16]大亚湾鱼卵数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特征. 林昭进,王雪辉,江艳娥. 2010
[17]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18]珠江口与大亚湾海域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李嘉雯,江涛,吴锋,江天久. 2014
[19]夏季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李纯厚. 2020
[20]基于L-THIA模型与3S技术的大亚湾陆域非点源总氮污染研究. 蒋婧媛,徐姗楠,黄洪辉,刘华雪.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聚类的海水质量状况评价方法研究:以大亚湾为例
作者:赵连玲;刘华雪;饶义勇;廖秀丽;戴明;黄洪辉
关键词:大亚湾;海水质量评价;灰色关联度;层次聚类
-
九龙江口潮下带春季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及优势类群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傅素晶;饶义勇;林和山;赵小雨;陈丙温;蔡立哲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生物多样性;九龙江口
-
夏季广东省鲎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作者:李银康;鲍虞园;林吴颖;KWAN Kit Yue;饶义勇;颉晓勇
关键词:鲎;资源调查;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
-
大亚湾西部海域海地瓜的空间分布及其栖息环境分析
作者:李俊伟;饶义勇;廖秀丽;戴明;黄洪辉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海地瓜;空间分布;栖息环境;大亚湾西部海域
-
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
作者: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
关键词:海洋生物研究;生物海洋学;海洋微生物;海洋浮游植物;海藻;海洋浮游动物;海洋微型底栖生物;海洋小型底栖生物;海洋大型底栖生物;海洋渔业;海洋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