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ms1轮回选择的大豆新品系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志刚 1 ; 姬月梅 1 ; 连金番 1 ; 罗瑞萍 1 ; 张娇 1 ; 沈静 2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2.宁夏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大豆;ms1轮回选择;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01-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加快大豆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合宁夏地区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对基于ms1轮回选择得到的40份春大豆新品系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对其农艺性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其中有效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60.59%),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5.2%)。变异系数指标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有效分枝数>分枝数>单株产量>单株粒数>底荚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豆单株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02 6)。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45处,40份品系可以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群有5个品种,该类群生育天数140~141 d,晚熟品种,产量较高,株高偏高、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较多,生育日数长,该类群品种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作为晚熟高产品种单作栽培种植。第Ⅱ类群有35个品种,该类群生育天数130~136 d,植株较矮、分枝少、生育日数较短,适合宁夏灌区及南部山区单作密植栽培,也可作为与小麦、玉米、西瓜、果树等作物间作套种种植的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93.92%;综合评价得分排序表明,前3位的分别为13LD-222、12LD-89和17LD-46,尤其是产量性状表现突出,与试验应用结果表现出较好的吻合性。最终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南北山区单种和宁夏间套作种植的优良品系13LD-222和12LD-89。

  • 相关文献

[1]宁夏春大豆新品种(系)的多元统计评价及聚类分析研究.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连金番,郝吉兵. 2012

[2]春大豆新品种(系)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连金番,郝吉兵. 2012

[3]粳稻恢复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褚庆芳,马洪文. 2007

[4]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盐池县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牛创民,温学飞,王峰. 2010

[5]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赵建华,述小英,李浩霞,郑慧文,尹跃,安巍,王亚军. 2017

[6]基于因子分析的不同耕作措施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毛乌素沙地南缘为例. 曹伟鹏,吴发启,雷金银,赵龙山,于小玲. 2011

[7]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赵晖,温学飞,赫晓辉,王政峰,安钰. 2010

[8]玉米杂交种耐旱性状的因子分析. 杨国虎,冯前,罗湘宁,王承莲. 2005

[9]水分胁迫条件下宁夏稻谷碾米和外观品质初探. 来长凯,张文银,贺奇,王兴盛,殷延勃. 2015

[10]利用通径和因子分析研究宁夏玉米鉴定性状指标. 程晋龙,王晖,杨国虎,马云,史天福. 2012

[11]利用SSR标记进行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炜,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李自超,史延丽,王坚,马洪文,张洪亮. 2005

[12]优质紫花苜蓿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王川,马晓霞,高婷,王锦,薛伟. 2014

[13]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新垦淡灰钙土土壤肥力质量. 陈留美,桂林国,吕家珑,王重光,李政中,王增,孙榕. 2008

[14]宁夏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黑痣病的抗性鉴定. 王喜刚,郭成瑾,张丽荣,沈瑞清. 2018

[15]宁夏黄瓜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 杜玉宁,陈杭,白小军,张治科,邢敏,康萍芝. 2019

[16]宁夏自育辣椒品种(系)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裴红霞,王学梅,高晶霞,颜秀娟,冯海萍,赵云霞,桑婷. 2018

[17]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花器官形态多样性与品系间识别研究. 张益芝,戴国礼,秦垦,马海军. 2018

[18]13种藜麦萌发期抗逆性综合评价. 王志恒,黄思麒,李成虎,周吴艳,胡韩,徐中伟,马维亮,魏玉清. 2021

[19]酿酒葡萄抗寒性评价及分类. 沈甜,牛锐敏,黄小晶,许泽华,陈卫平. 2021

[20]42份枸杞种质资源的物候特征. 张波,戴国礼,秦垦,黄婷,何昕孺,赵启凤.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