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文雷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期刊名称: 内陆水产
ISSN: 1005-636X
年卷期: 2000 年 12 期
页码: 24-26
摘要: 1水产动物的营养与营养的动能 水产动物必须从外界得到食物(饲料)才能生存。食物(饲料)在鱼虾体内被分解成各种有用成分和被吸收利用的过程为营养。食物(饲料)中有用的成分称为营养成分或称营养素。水产动物需要的营养素,除水分外,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5大类。这 5大类的营养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 3个方面: 1.1供给能量 动物只有在不断消耗能量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生命。能量被用来维持体温,完成一些主要的功,如机械功(肌肉收缩、呼吸活动、游泳等),渗透功(体内物质运转)和化学功(合成及分解代谢)。 1.2构成机体 营养素是构成体质的原料,用以生长新组织,更新和修补旧组织。 1.3调节生理机能 动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需要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调节、控制和平衡,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也要由食物(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来提供。 每种营养素都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不是所有的营养素都具有以上 3个方面的功能。有的只有一种功能,有的同时具有 2种或 3种功能。一般说来,蛋白质主要用以构成动物体组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供给能量,维生素用以调节新陈代谢,矿物质则有的构成体组织,有的调节生理活动等。 2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 2.1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 2.1.1对蛋白质的需要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一般适宜范围为 22%~ 55%,适宜与鱼类的食性、水温、水中溶氧量等因素有关。如草鱼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为 23%~ 28%;团头鲂为 26%~ 31%;鲤鱼、鲫鱼为 30%~ 38%;青鱼为 30%~ 41%;罗非鱼为 30%~ 38%。同一种鱼类,其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2.1.2对氨基酸的需要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这是因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美国学者 Halver等( 1958),首先进行了大鳞大麻哈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以后许多学者也分别对鲤鱼、鳗鱼、斑点叉尾、团头鲂、青鱼、草鱼等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工作,现将这几种鱼类对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列于表 1。 2.1.3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一般认为温水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适宜含量为 30%左右,冷水性鱼类为 21%左右。中国主要养殖鱼类对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和糖粉)需要量如下:青鱼为 25%~ 35%;草鱼 38%~ 50%;团头鲂为 25%~ 38%;鲤鱼为 25%~ 41%;罗非鱼为 25%~ 36%。主要养殖鱼类对维生素的需要量:青鱼为 8%~ 9%;草鱼为 10%~ 20%;团头鲂为 10%~ 12%;罗非鱼为 14%。 2.1.4对脂肪的需要 鱼类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加之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较低,因此,脂肪就成为鱼类的重要能量来源。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对脂肪的需要量如下:青鱼为 6%~ 6.5%;草鱼为 3%~ 4%;团头鲂为 3.6%~ 6%;鲤鱼为 5%~ 7%;罗非鱼为 6%~8%。 2.1.5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鱼类稍不同于哺乳动物。在哺乳动物起重要作用的必需脂肪酸( EFA)是 n 6脂肪酸,如亚油酸( 18: 2n 6)、花生四烯酸;而鱼类起主要作用的是 n 3脂肪酸和 n 6脂肪酸二种,如亚麻酸( 18: 3n 3)、亚油酸( 18: 2n 6)、二十碳五烯酸( 20: 5n 3)、二十二碳六烯酸( 22: 6n 3)。 2.1.6对维生素的需要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健康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鱼类和哺乳动物一样需 15种维生素。若饲料中某一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时,可能要引起代谢紊乱以及出现病理状态,产生维生素缺乏症。因此在饲料配方中一定要考虑维生素的添加。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各种鱼类对维生素确切需要量,但在饲料生产中维生素添加的推荐含量到处可以找到。 2.1.7对矿物质的需要 鱼类与哺乳动物在矿物质盐代谢方面最大的区别,在于鱼类能从水环境中吸收钙和部分吸收 Mg、 Fe、 Ca、 Zn、 I等微量元素。但水环境中的磷鱼类不能利用,必需完全由饲料中供给。 鱼类对钙、磷需要研究较多,微量元素需要研究较少。草鱼对钙、磷需要量分别为钙 0.73%,磷 0.49%;青鱼分别为钙 0.68%,磷 0.57%;团头鲂分别为钙 0.69%,磷 0.55%;鲤鱼分别为钙 0.70%,磷 0.70%。 2.2特种水产的营养需要 特种水产由于人工养殖起步较晚,因此对它的营养要求也开展得较迟,与主要养殖鱼类相比,其研究深度和系统性较差。目标主要对甲鱼、罗氏沼虾、河蟹等品种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3方面研究较多,对其他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研究较少。下面就有关主要营养素需要简要情况介绍如下。 2.2.1对蛋白质的需要 甲鱼对蛋白质的适宜范围为 40%~ 50%;罗氏沼虾适宜范围为 30%~ 38%;河蟹适宜范围为 35%~ 42%。 2.2.2对脂肪的需要 甲鱼对脂肪的适宜含量为 6%~ 8%;罗氏沼虾适宜含量为 3%~ 6%;河蟹的适宜含量为 3%~ 8%。 2.2.3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甲鱼适宜范围为 20%~ 30%;罗氏沼虾适宜范围为 22%~ 30%;河蟹适宜范围为 20%~ 30%。 2.2.4对钙、磷的需要 甲鱼对钙、磷的适宜范围:钙为 1.5%~ 2.54%,磷为 0.6%~ 1.69%;罗氏沼虾和河蟹对钙、磷的需要至今还未见详细报道,饲料生产厂家的营养指标大多数为推荐值。 3鱼类营养与健康养殖的关系 3.1什么叫健康养殖 本人认为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也就是说,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全价(全营养)的饲料,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养成的食用商品鱼无污染,个体健康、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似。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科学培养水质,科学培育优良苗种,合理放养密度,科学配置饲料配方,科学投喂饲料,科学饲养管理等一切措施,否则就实现不了健康养殖。 3.2营养与健康养殖的关系 大家知道,饲料(营养)是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优质全价饲料,任何养殖品种都无法养好。下面就饲料(营养)与健康养殖最关键的问题谈些看法。 3.2.1蛋白质与健康养殖 目前大多数饲料厂家及养殖者,只注重饲料粗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不注重粗蛋白质的质量,即必需氨基酸平衡问题。错误地认为:粗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质量一定就好。其实并非如此。鱼虾虽然对蛋白质的要求较畜禽为高(约高出 2~ 4倍),但是它更要求蛋白质 10种必需氨基酸的平衡的蛋白。如果说这蛋白质含量虽高,但 10种必需氨基酸不平衡的话,将会引起许多弊端。下面简要谈几点看法。 ①饲料蛋白质生物价值低下 大家都知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又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凡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的则蛋白质生物价值就高。水产动物需要 10种必需氨基酸,且有一定的模式。一般说来,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率越接近鱼虾体蛋白的种类和比率,就越能满足鱼虾对蛋白质的需要。这蛋白质就叫平衡蛋白,它的生物价值就高。假如配合饲料中有某一种必需氨基酸只能满足鱼虾需要的一半,那么,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再高,还是按这个某一种必需氨基酸半量为基准,按比例合成新的蛋白质。这一机理如同木桶盛水一样,其中一块桶板短缺,就不能使木桶装满水。因此说,氨基酸不平衡的蛋白质过高,并不能增加体内氮的沉积,反而会使排泄氮增加,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生物价值降低,造成饲料浪费。 ②由于高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平衡,因此用于生长沉积的蛋白质就不多,反而作为能源消耗的蛋白质增多,结果造成水体是氨氮增加,污染水质,并且易诱发鱼虾代谢失调,脂肪过多积累,肉质下降,肝功能破坏等代谢性疾病,影响鱼虾健康生长。 3.2.2矿物质与健康养殖 矿物元素对水产动物健康养殖很重要,一般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果在配合饲料中盲目添加将会引起鱼虾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对鱼虾健康生长不利,并且作为人的食品通过富集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常量元素钙和磷,磷必须从饲料中添加。一般情况下,水产动物不会出现钙的缺乏症,但磷的缺乏症时有发生。如鲤鱼磷缺乏症是生长差,骨骼发育异常,头部畸形,脊椎骨弯曲,肋骨矿化异常,胸鳍刺软化,体内脂肪蓄积,水分、灰分含量下降,血磷含量降低,饲料精化率差等。钙与磷之间的关系很特别,当两者比例适宜时,既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又有利于钙、磷在体内的利用,从而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协同作用,然而当两者比例不当时,便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钙含量过高,降低磷的吸收,磷含量过高,则降低钙的吸收。这一机理应引起饲料生产厂家及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不能乱加石粉之类的钙质饲料,否则可直接影响鱼虾的健康养殖。钙、磷的适宜比例为 1∶ 1~ 1∶ 1.2。此外还要注意磷源的利用率的问题,以鲤鱼为例,它对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为 8%,对动物性鱼粉中磷利用率也不高,为 26%~ 33%;但对磷酸二氢钙利用率特别高,为 94%。所以在考虑对磷元素添加时,要注意磷元素的利用率。 3.2.3维生素与健康养殖 水产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极微。但维生素大多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大量贮存组织中,必须经常由食物饲料中供给。如长期摄取入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满足生理需要,就会导致物质代谢障碍,影响正常生理机能,严重时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因此在水产动物配合饲料中,往往要添加各种维生素,否则会影响鱼类健康和养殖生产。如维生素 C,一旦缺乏,鱼类食欲不振,生长受抑制或停止,体色发黑,运动减少,骨骼弯曲变形,脊柱前凸或侧凸,鳃盖发育不全、变形,头部及颚部、背部肌肉及器官出血,鳞片易掉,死亡率增高等。 3.2.4促生长剂与健康养殖 现在某些饲料厂家,为了采用低价低质原料生产配合饲料,不使饲料系数升高,追求高的利润,在鱼饲料中超量添加国家禁止的抗菌药或促生长激素 (如喹乙醇、黄霉素、性激素等 )促进生长,结果严重影响了健康养殖。虽然鱼虾生长快了,饲料系数也不高,但到夏季高温时鱼虾不耐低氧,应激能力较差,氧气缺乏时鱼易浮头,拉网时鱼体表易出血,并有大批死亡。到秋冬起捕时,鱼全身充血,鱼鳞易掉,不耐运输,易死亡。其实这些鱼已不是什么健康鱼,已呈病态,剖开腹部,轻者肝脏呈浅黄色或花斑状,重者已糜烂,呈药源性肝损伤,所有这些,说明鱼体内代谢已失调、紊乱。人们吃了这种违禁药物、残留超标鱼后对身体健康也有影响。所以我们要禁止这种危害鱼虾及人体健康的胡乱添加的违法行为,使营养与健康养殖真正落到实处。 (发稿编辑 蒋国民 )水产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石文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饲料中添加三宝维生泰C养草鱼的实验
作者:陆莺;石文雷;徐增洪;陆茂英
关键词:
-
饲料中添加三宝维生素C养草鱼的实验
作者:陆莺;石文雷;徐增洪;陆茂英
关键词:
-
三种V_C产品对草鱼鱼种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石文雷;陆茂英;徐增洪;陆莺
关键词:草鱼;饲料;高稳西;三宝VC;普通VC
-
河蟹配合饲料中诱食剂的研究
作者:徐增洪;石文雷;陆莺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诱食剂
-
名特水产养殖种类的营养与饲料讲座
作者:石文雷
关键词:
-
团头鲂对几种主要无机盐需要量的研究
作者:石文雷;刘梅珍;陆茂英;黄凤钦
关键词:团头鲂;正交设计;无机元素需要量
-
河蟹配合饲料添加诱食剂的研究
作者:徐增洪;石文雷;陆莺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诱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