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三化螟两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光华 1 ; 宋俊贤 2 ; 姚静 1 ; 郑少秋 1 ; 方继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江苏省溧阳市植保植检站

关键词: 三化螟;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521-5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乙酰胆碱酯酶(ACh E)是有机磷(Organophosphate,OP)和氨基甲酸酯(Carbamate,CB)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表达量的上升或基因突变导致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下降是昆虫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到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的两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iace1和Siace2。Siace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 085 bp,编码含694个氨基酸的乙酰胆碱酯酶1(Si ACh E1)。Siace2的ORF长1 917 bp,编码含638个氨基酸的乙酰胆碱酯酶2(Si ACh E2)。将三化螟的两个乙酰胆碱酯酶与已报道的各物种的乙酰胆碱酯酶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显示在蛋白水平上,Si ACh E1与台湾稻螟的ACh E1有最高的相似性,达到94%;Si ACh E2与二化螟的ACh E2具有最高的相似性,为98%。本研究为水稻上重要螟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三化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陈惠祥,陈小波,顾国华. 1999

[2]水稻三化螟防治研究进展与现状. 陈惠祥,胡加如,冯新民,张学友. 2002

[3]7种药剂防治水稻3代三化螟药效试验. 李馨宇,潘长虹,孙利忠,潘立高. 2004

[4]里下河稻区三化螟猖獗规律及其监控技术研究. 李慈厚,李红阳,李洪山,李安祥. 2001

[5]不同水稻品种对三化螟抗性差异的机理. 方继朝,郭慧芳,程遐年,杜正文. 2002

[6]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成虫的飞翔能力. 孙建中,张建新,沈雪生. 1993

[7]20%吡唑磷乳油对水稻三化螟和稻飞虱的协同控制作用. 邱光,戴忠军,顾中言,陆凡,孙以文. 2003

[8]粳稻品种(系)对三化螟抗性的初步研究. 束兆林,方继朝,汪智渊,吴进才,郭慧芳. 1999

[9]抑制PCR富集法分离三化螟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 周宇,杨琼,韩光杰,方继朝. 2013

[10]虫溃啶对水稻三化螟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研究. 束兆林,方继朝,潘以楼,郭惠芳,霍恒志,倪锁坤,端木和林. 2003

[11]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的自然寄生作用. 郭慧芳,方继朝,谢艳飞,杜正文. 2002

[12]25%必杀(吡·杀)微乳剂对水稻两大害虫的配方筛选试验报告. 胡存中,王坚强,章稳宏,张先进. 2000

[13]稻螟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方继朝,杜正文,张德玉. 1993

[14]三化螟种群的内稳定性及其生态机制. 方继朝,杜正文,程遐年,郭慧芳. 2001

[15]新型鹅黄病毒全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黄欣梅,李银,赵冬敏,刘宇卓,张敬峰,钮慧敏. 2011

[16]鸡γ—IFN的研究进展. 孙公军,李银,李劲松,陈溥言. 2003

[17]兔出血症病毒早期流行株NJ85衣壳蛋白基因测序、变异性分析及立体结构预测. 王永山,陆承平,周宗安,顾宏伟,薛家宾,刘玉. 2003

[1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E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以及ELISA诊断试剂盒的初步研究. 杨耀武,齐香荣,陈德胜,何孔旺,陈溥言,沈国顺. 2003

[19]MYC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 朱卫民,安部洋. 1999

[20]葡萄卷叶伴随病毒Ⅲ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 赵冬兰,朱水芳,黄文胜,张满良.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