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春荣 1 ; 于洋 2 ; 宫秀杰 2 ; 姜宇博 2 ; 赵杨 2 ; 郝玉波 2 ; 李梁 2 ; 张卫建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东北;粮食安全;资源利用效率;品种演变;高产高效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1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黑龙江省近50年来第1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及主要器官氮含量对密度和氮素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970s-2000s品种更替过程中,PFP和NRE呈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每10年3.41kg kg^-1和2.26个百分点。NAE在1970s-1990s呈显著递增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氮收获指数随年代递增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茎、叶和籽粒氮积累量随年代推进呈显著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递增0.09、0.07和0.12g株一;上述各主要指标在年代、密度和氮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各年代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随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最高效率值出现在50000-70000株hm^-2范围内,现代品种的最高氮效率的种植密度高于老品种。各年代品种籽粒、叶片、茎氮素积累量和氮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各年代品种籽粒、茎和叶片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氮收获指数影响各年代品种表现不同。上述结果表明,品种改良的氮肥增效潜力较大。在现有的品种状况下,增密不仅可以增产,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肥料效率。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王俊河,杨忠良,张卫建. 2012

[2]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产量差异及原因分析. 高虹,姜楠,吕国依,夏英俊,王嘉宇,孙健,唐亮,徐正进,隋国民. 2018

[3]不同品种大豆加工豆浆的品质分析及评价模型(英文). 陈辰,郭顺堂,李景妍,徐婧婷,王睿粲,张新艳,谢来超,施小迪,张惠,王曙明,王谦玉. 2018

[4]高寒地区早熟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分组及E基因型鉴定. 贾鸿昌,吴存祥,蒋炳军,鹿文成,侯文胜,闫洪睿,韩天富. 2014

[5]化学调控和氮肥对高密度下春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 和产量的影响. 刘笑鸣,顾万荣,李从锋,张立国,王明泉,龚士琛,陈喜昌,李彩凤,魏湜,李文华. 2020

[6]早熟春玉米品种绥玉28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孙艳杰,魏国才,南元涛,石运强,邵勇,张维耀. 2019

[7]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马军韬,王俊河. 2011

[8]大豆绥农31的选育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隋喜友,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单大鹏,张维耀. 2012

[9]早熟春玉米品种绥玉29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石运强,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孙艳杰,邵勇,史淑春,李云龙. 2018

[10]哈尔滨市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产量与效益分析. 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赵杨,王俊河. 2011

[11]寒地大棚小果型南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赵丹,温玲. 2017

[12]高寒地区早春大棚薄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曲红云. 2014

[13]优质高效大豆生产配套技术探讨. 高扬,冯延江,吴爽,孟英,石玉文,高凤梅,郑飞,南萍. 2007

[14]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对策. 矫江,李禹尧. 2008

[15]中俄农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与路径选择. 张金萍,高子清. 2014

[16]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于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问题研究. 韩贵清,禾云,邓保生,孙英辉,翟艳,华宣奎,张昆辉,马有祥,徐林,童敏,赵素丽,胡志坚,刘冠峰,次仁罗布,黄志刚,崔臣,曾赞荣,石霞. 2011

[17]我国水稻安全生产问题. 矫江,李禹尧. 2010

[18]中国粮食安全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思考. 闫雷,吴春丽,李国泰,秦智伟. 2009

[19]关于佳木斯地区农户如何晒粮和储粮的建议. 张佳丽. 2021

[20]推动黑龙江省种业发展的建议. 李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