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易媛 1 ; 马红勃 1 ; 王静 1 ; 张会云 1 ; 赵娜 1 ; 朱雪成 1 ; 张娜 1 ; 刘东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播期;播量;产量;多穗品种;大穗品种;群体性状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7 期

页码: 1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淮北麦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条件下适宜的播种量,以多穗型品种徐麦40和大穗型品种徐麦41为材料,设置适期播种(10月10日)和晚播(10月25日)2个播期,每个播期下设常规播量(D1,适期播种为120 kg/hm2,晚播为180 kg/hm2)、1.25倍常规播量(D2)和1.5倍常规播量(D3)3个播量,研究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单株茎蘖数、单株穗数、成穗率、穗粒数、千粒质量、粒质量叶比和收获指数;晚播条件下增加播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冬前茎蘖数、最大茎蘖数、穗数、叶面积指数和总结实粒数有补偿作用,但单株茎蘖数、单株穗数、成穗率、粒质量叶比、穗粒数、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降低.与徐麦41相比,多穗型品种徐麦40具有较强的茎蘖成穗能力,较高的成穗率和总结实粒数,但穗粒数、千粒质量、收获指数较低.与适期播种相比,晚播条件下增加播量,多穗型品种徐麦40产量仍可维持在适期播种水平,而大穗型品种徐麦41则减产较多.适期播种条件下,多穗型品种徐麦40和大穗型品种徐麦41适宜播量分别为120kg/hm2和150 kg/hm2;晚播条件下,2个品种均以播量180 kg/hm2为宜.综上,多穗型品种徐麦40具有较强的茎蘖成穗能力和较高的成穗率,晚播条件下,由于增加播量对穗数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降低作用,故产量仍可维持适期播种条件下水平,说明该品种播期弹性较大,可适应生产上极端天气导致的播期推迟状况.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播量对苏引麦3号苗用及啤用产量的影响. 王春吉,杨力,李长亚,栾海业,王文彬,金鑫. 2020

[2]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及氮肥运筹对淮稻13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袁彩勇,王健,孔宪旺,李刚,高平中. 2013

[3]中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刘立伟,冯国华,刘东涛,王静,张会云,马红勃,刘静,易媛,朱雪成. 2021

[4]播期、播量对"徐麦33"等冬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毛海艳,冯国华,易媛,李振宏. 2020

[5]播期和播量对盐麦7号青贮原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英虎,王春吉,杨力,乔海龙,臧慧,梁志浩,徐肖,杨红燕,薛松,汪强,程怡璠,沈会权. 2023

[6]连麦6号产量对播期和施氮比例互作的响应. 陈凤,樊继伟,郭明明,李强,赵雪君,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7

[7]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李筠,王龙,任立凯,刘耀鸿,曹卫星,戴廷波. 2010

[8]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陈爱大,蔡金华,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4

[9]播期与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杜莹莹. 2020

[10]播期和行距互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郭明明,王康君,张广旭,孙中伟,李筠,章跃树,代丹丹,陈凤,樊继伟. 2021

[11]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选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朋,杨学明,张鹏,杨丹,张平平,姚金保,马鸿翔. 2014

[12]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石书兵,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 2016

[13]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春梅,陈川,邵文奇,庄春,钟平,张军. 2010

[14]不同施肥方式和播量对冬青稞复种饲草生长的影响. 谭大明,谭海运,高雪,丁海荣. 2018

[15]江苏淮南麦区主栽小麦品种耐迟播特性研究. 李东升,戎全虎,温明星,曲朝喜,蔡金华,陈爱大. 2013

[16]淮麦21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孙苏阳,王永军. 2008

[17]不同播期对杂交粳稻“苏粳优3号”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陈培峰,王建平,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09

[18]裸大麦不同播期的生育特点及其产量的关系. 朱荣华,沈明德,江银荣,魏亚凤. 1996

[19]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天丰优084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胡春明,李闯,龚红兵,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巫章平. 2009

[20]播期和密度对大粒蚕豆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 马镜娣,汪凯华,王学军,徐建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