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春林 1 ; 朱大威 1 ; 郑建初 1 ; 金之庆 1 ; 曹宏鑫 1 ; 葛道阔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逐日开花量;结实率;估算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24-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稻穗日开花概率和结实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稻田逐日始花穗的数量及其平均穗粒数和结实率等特征,提出了稻田逐日开花量和结实率的估算方法。并以华粳1号为试验材料,观察了其稻穗逐日开花量百分率及稻田逐日始花穗的数量、平均颖花数和结实率,估算了水稻花后逐日开花量及结实率。结果表明:华粳1号稻田日开花百分率呈左偏态分布,开花高峰期出现在始花后的4~9 d,日均开花量占总颖花的10%左右;而颖花结实率在开花后呈衰减变化。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凌邹,江石. 2003
[2]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3]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4]水稻穗分化期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文廷刚,王伟中,杨文飞,顾大路,钱新民,施洪泉,孙爱侠,吴传万. 2019
[5]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开花结实的影响. 谢晓金,申双和,李秉柏,刘春雷,周千. 2009
[6]田间杂交水稻单年单点5种不同逆境的批量筛选及聚类分析. 李霞,孙志伟,吕川根,任承刚,曹昆,王超. 2010
[7]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王才林,孙永华,邹江石. 2003
[8]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王才林,仲维功. 2004
[9]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缪军,陶亚军,朱金燕,王军,王中德,梁国华. 2013
[10]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与源、库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王才林,邹江石. 2000
[11]水稻颖花结实率对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高温的响应差异. 石春林,金之庆,汤日圣,郑建初. 2010
[12]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研究(英文).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5
[13]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5
[14]南京和安庆地区高温发生规律及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郑建初,盛婧,汤日圣,石春林,陈留根. 2007
[15]减数分裂期高温对水稻颖花结实率影响的定量分析. 石春林,金之庆,郑建初,汤日圣. 2008
[16]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与结实率的影响. 谢晓金,李秉柏,申双和,汤日圣,程高峰. 2009
[17]基于MODIS和天地图遥感数据的区域作物秸秆产量估算方法. 王雪,常志州,张恒敢,王效华. 2015
[18]广西桂林物候期比对估算桃需冷量研究. 李海炎,万保雄,马瑞娟,梁瑞郑,陆泰良,朱鹏翔,俞明亮,姜全. 2023
[19]杜鹃花杂交、自交及开放授粉结实性研究. LIU Xiao-qing,刘晓青,SU Jia-le,苏家乐,LI Chang. 2010
[20]睡莲品种墨宝自交结实率低的细胞学机理. 孙春青,潘跃平,单延博,孙国胜,戴忠良.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稳产保供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作者:朱大威;何泽新;柏青;朱方林;樊晶慧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态补偿;经济发达地区
-
新形势下江苏稳住粮食“基本盘”的实现路径研究
作者:刘媛;朱方林;朱大威
关键词:江苏;粮食;全产业链;粮食安全;实现路径
-
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作者:严燕;季国军;胡乃娟;陈留根;郑建初;胡锋
关键词:碳足迹;粮食安全;种植制度;温室气体;土壤固碳;长江下游
-
蔬菜产业振兴标准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朱大威;朱方林;郑建初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标准;指标体系
-
基于多视角自动成像系统的作物三维点云重建策略优化
作者:李百明;吴茜;吴劼;张美娜;李华勇;于堃;曹静;张伟欣;曹宏鑫;张文宇
关键词:植物;表型;多视角立体视觉;图像自动采集;三维重建;点云模型
-
可追溯蔬菜的消费者购买意愿与行为特征分析-基于江苏6个设区市的微观证据
作者:葛灿菂;朱大威;朱方林
关键词:可追溯蔬菜;消费需求;Bivariate Probit模型;购买意愿;购买行为
-
水稻高温热害模型研究及其在福建省的应用
作者:林聃;江敏;苗波;郭萌;石春林
关键词:水稻;关键发育期;高温热害;产量损失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