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稻两鸭共作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开明 1 ; 章家恩 1 ; 林田安 1 ; 全国明 1 ; 罗明珠 1 ; 赵本良 1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鸭稻共作;一稻两鸭;土壤养分;养分消长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769-7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鸭稻共作是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的重要技术,对稻田土壤养分消耗具有一定的缓冲和调控作用。但在鸭稻共作有机生产模式中,外源性化肥投入的缺乏常常成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为更好地解决有机种植中土壤养分供应的问题,对常规鸭稻共作进行了调整,建立了2种"一稻两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对常规稻作、常规鸭稻共作、一稻两鸭轮养及一稻两鸭套养4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稻作,3种鸭稻共作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全钾、全氮的含量,同时减小碱解氮的消耗。与比生产前期相比,生产结束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而3种鸭稻共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生产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在生产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的降低程度低于常规稻作。早稻生产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和一稻两鸭轮养模式下的土壤全磷含量比常规稻作分别高出13.53%和11.01%。与常规鸭稻共作模式相比,一稻两鸭轮养和套养模式增加了全氮以及全钾有机物的积累,同时减缓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下降。晚稻生产结束后,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出3.7%,10.39%和7.59%。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早稻时期一稻两鸭套养模式下的水稻产量比常规鸭稻共作模式高12.90%,晚稻时期则比常规鸭稻共作高12.19%。一稻两鸭共作模式中,由于两批鸭子的存在,其排便和中耕作用几乎贯穿于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因此培肥效果与常规鸭稻共作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系统内的养分循环利用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对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李妹娟,周念,章家恩,向慧敏,梁开明. 2017

[2]粤东龙眼立地土壤养分限制因素系统调查. 陈建生,张发宝. 1999

[3]不同钝化剂对降低水稻糙米Cd积累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艳红,李林峰,唐明灯,李义纯,艾绍英,罗英健. 2018

[4]海藻渣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烟草生长的影响. 黄振瑞,陈迪文,吴庚福,黄跃鹏,李集勤,马柱文. 2021

[5]八种绿肥对土壤营养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李集勤,黄振瑞,杨少海,卢钰升,熊飞,顾文杰,李淑玲. 2020

[6]油梨根际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黄婷,王明元,秦紫艺,刘昕炜,徐志周,孙越,刘紫萱,董涛. 2020

[7]双季稻-绿肥种植系统下长期施肥对赤红壤性状的影响. 张成兰,艾绍英,杨少海,宁建凤,王荣辉,李超. 2016

[8]客土改良对植烟土壤营养及烟草青枯病的影响. 李集勤,陈俊标,袁清华,彭文松,张振臣,马柱文,谢锐鸿,李淑玲. 2017

[9]覆盖对鸿雁12号新品种茶园土壤及硒的影响. 农红艳,蔡晓怡,游鹏,侯灌兴,农红秋,黎健龙. 2022

[10]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大西洋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付华军,肖广江,简营,毛中伟. 2018

[11]有机无机配施减量化肥对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赖多,匡石滋,肖维强,刘传和,贺涵,邵雪花. 2021

[12]阔叶丰花草对华南丘陵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泰劼,张纯,郭文磊,田兴山. 2023

[13]松针提取液对茶园土壤养分及茶树生长的影响. 胡海涛,杨月,赵崇真,林忠卫. 2022

[14]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蕉园土壤上的应用研究. 李国良,姚丽贤,付长营,何兆桓,涂仕华. 2008

[15]有机无机复配调理剂对酸化土壤性状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陈桢禄,潘晓英,卢钰升,黄振瑞,顾文杰,郭俊杰,魏彬,曾瑜玲,刘意旋,何经纬,李集勤. 2023

[16]广东省水稻土有机质和氮、磷、钾肥力调查. 黄继川,彭智平,徐培智,于俊红,林志军,吴雪娜,杨林香,崔金娟. 2014

[17]滤纸对土壤六种养分含量测定的影响. 欧俊,曾芳,许桂芝,刘忠珍. 2015

[18]“123种植模式”对土壤酶学特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解开治,徐培智,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杨少海,黄旭,赵记军. 2009

[19]基于稻田土壤肥力及生物学活性的沼液适宜用量研究. 黄继川,徐培智,彭智平,于俊红,涂玉婷,杨林香,吴雪娜,林志军. 2016

[20]香蕉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及适宜样本容量研究. 姚丽贤,周修冲,蔡永发,陈婉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