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覆盖模式下夏玉米田间土壤温度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文龙 1 ; 杨君林 2 ; 刘炜 3 ; 高亚军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

3.陕西省宝鸡市农业局土肥站

关键词: 覆盖模式;土壤温度;夏玉米;旱地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2 年 58 卷 06 期

页码: 12-18

摘要: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旱地夏玉米在穗期和花粒期在不同覆盖模式下田间土壤的温度效应。采用微型温度纪录仪连续24h观测,获得了夏玉米田间10cm和20cm深度土壤温度的系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日平均温度来看,10cm土壤的温度变化与气温趋势相一致,但是20cm土壤的温度变化与气温相比,要延迟4-6日;从24h的温度变化来看,10cm土壤的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相比推迟1-2h,而20cm土壤的温度变化则要延迟3-4h。②相对于无覆盖来说,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尤其表现在拔节期和收获期。而秸秆覆盖在平均气温较高时降低了土壤的温度,但是在气温下降时又提高了土壤温度。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③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均降低土壤昼夜温差,同时降低了土壤的变温速率。

  • 相关文献

[1]覆盖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越冬期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芦俊俊,刘炜,杨君林,姚鹏伟,王峥,高亚军. 2013

[2]覆草对旱地桃园土壤的水热调控效应. 赵秀梅,王晨冰,陈建军,王发林. 2011

[3]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俊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樊廷录,王勇,高育峰. 2005

[4]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5]不同覆膜方式对旱砂田西瓜土壤温度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1

[6]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2009

[7]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谢成俊,王平,陈娟. 2019

[8]降解膜与PE膜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南宏宇. 2021

[9]不同降解地膜在苹果园应用的水热效应. 韩富军,彭海,任静,李建明,李强,刘小勇. 2021

[10]全膜微垄沟播对寒旱区春小麦苗期土壤水热环境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侯慧芝,张绪成,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11]长期覆沙果园土壤温湿度和矿质养分年际变化特征. 刘小勇,任静,韩富军,彭海,孙文泰,孔芬,李建明,李强. 2020

[12]干旱地区覆盖方式对土壤养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镭. 2021

[13]旱地全膜双垄沟种植对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 2012

[14]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河西灌区马铃薯田耕层土温及产量的影响. 程万莉,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党翼,王磊,张建军,周刚. 2023

[15]甘肃山地核桃园土壤水热和养分的变化特征. 刘小勇,孔芬,韩富军,王司远,高晓东,万文录,杨会光. 2018

[16]生物降解膜降解、保墒增温性能及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王淑英,樊廷录,李尚中,张建军,赵刚,王磊,党翼,姜小凤. 2016

[17]半干旱地区玉米覆膜方式研究.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2

[18]覆沙对旱地果园土壤的水热效应研究.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 2011

[19]带膜还田时玉米秸秆的腐解率和还田层的温湿度变化趋势. 卢秉林,包兴国,车宗贤,张久东,杨新强,王平. 2016

[20]耕作方式对灌区春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