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清霞 1 ; 王丽丽 1 ; 宋振硕 1 ; 项丽慧 1 ; 陈林 1 ; 刘忠雄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省中福农科农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茶叶;水提物;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127-132
摘要: 为比较福建主要茶类的化学成分差异,探讨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本研究以绿茶、白茶、青茶(闽南青茶、闽北青茶)、红茶,4类共25批次样本为对象,分析茶叶水提物的化学成分,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类茶叶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DPPH清除能力、铁还原氧化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茶叶中的EGCG、ECG、总儿茶素含量变化情况与茶多酚相似.其中,绿茶与白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较相近,闽南青茶与闽北青茶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较为相近.茶叶加工过程中发酵程度弱的茶类,抗氧化能力强.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是茶多酚,总酚含量增减对抗氧化活性强弱有着决定性作用.
- 相关文献
[1]膜分离对福建产不同茶类提取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蔡淑娴,刘仲华,陈林. 2024
[2]乌龙茶水提物的膜分离制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林清霞,杨军国,王丽丽,宋振硕,陈林. 2022
[3]杭白菊花水提物的UHPLC-ESI-Orbitrap质谱联用分析. 徐晓俞,李程勋,郑开斌,李爱萍. 2021
[4]黑木耳水提物和粗多糖溶液的流变特性及饮料开发. 吴俐,陈寿辉,李怡彬,赖谱富,肖正,陈君琛. 2023
[5]蚕豆花水提取物的UPLC-ESI-QTOF质谱联用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程勋,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 2022
[6]贵妃枇杷花茶成分分析及安全性初步评估. 姜帆,邓朝军,陈秀萍,郑少泉. 2016
[7]棘托竹荪菌盖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LIN Chenqiang,林陈强,LIN Rongbin,林戎斌. 2013
[8]超声波和微波对柑橘果皮酚类物质浸提及其抗氧化能力影响. CHEN Yuan,陈源,Jian Cuicui,姜翠翠,Guo Long. 2018
[9]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10]硫丹在茶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 2009
[1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的10种有机酸. WANG Li-li,王丽丽,YANG Jun-guo,杨军国. 2017
[12]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茶叶中的10种有效物质. 刘文静,傅建炜. 2018
[13]固相萃取/18O标记高氯酸根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高氯酸盐. 姚清华,柯秋璇,李捷,林虬,林永辉,颜孙安. 2018
[14]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XIANG Li-hui,项丽慧,LIN Qing-xia,林清霞. 2017
[15]铁观音风味品质测定方法初探. CHEN Jian,陈键,SONG Zhen-shuo. 2017
[16]陈年老茶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何肖云,刘兰英,饶秋华,傅建炜. 2018
[17]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18]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项丽慧,林清霞,余文权,陈林,王振康. 2017
[19]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20]茶叶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难点及对策. 章细英.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膜分离对福建产不同茶类提取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蔡淑娴;刘仲华;陈林
关键词:茶叶;水提物;膜分离;生化成分;抗氧化
-
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宋振硕;卫聿铭;李铁汉;项丽慧;张应根;陈林;宁井铭
关键词:花果香红茶;贮藏;感官品质;代谢组学;生化成分
-
民国时期(1935-1938)福建茶业科研的起步研究
作者:王秀萍;项丽慧
关键词:民国;福建;茶业;科研
-
乌龙茶鲜叶游离氨基酸组成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作者:张应根;宋振硕;陈林;陈键;王丽丽;项丽慧
关键词:乌龙茶;绿茶;鲜叶;氨基酸;模式识别
-
丹桂绿茶窨制工艺
作者:王振康;邬龄盛;王秀萍;王丽丽
关键词:丹桂;桂花绿茶;窨制;工艺
-
茶鲜叶萎凋过程中摊青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项丽慧;宋振硕;张应根;王丽丽;陈键;陈林
关键词:工艺;品质控制;白茶;萎凋;摊青
-
白茶风味品质形成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林;陈键;宋振硕;王丽丽;张应根;项丽慧;林清霞
关键词:白茶;产品分类;风味化学;品质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