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色色杆菌感染小熊猫引起肺炎的临床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修云芳 1 ; 邵良平 2 ; 李碧春 1 ; 徐素慧 3 ; 吴尚明 2 ; 王隆伯 4 ; 王德春 5 ; 周伦江 4 ; 陈玉村 3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3.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

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5.福州总医院

关键词: 小熊猫;紫色色杆菌;肺炎;临床调查

期刊名称: 兽类学报

ISSN: 1000-1050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108-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报道了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小熊猫感染紫色色杆菌引起肺炎的群发病例。7只小熊猫中,出现以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3只小熊猫在发病3 d内全部死亡,病死率100%。死亡的小熊猫解剖病变为气管内有白色泡沫样分泌物,肺有化脓性坏死并严重淤血;胸腔,心包积液且胸水浑浊;肝脏呈弥漫性空泡变性,淤血和散在局灶性坏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诊断为紫色色杆菌无色变种感染。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紫色色杆菌16S R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5’GAG CAAACA GGA TTA GAT ACC 3’;5’TTA CGG TTA CCT TGT TAC GAC 3’),获得目的基因片段739 bp,将核苷酸序列测定的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7株紫色色杆菌进行同源性比较。分离的菌株(FJ08A)与CV09株、ES-BV4400株同源性均为98.8%,与AY117554株、EAV2株、AJ871127株、LMG3953株、JS1株同源性分别为98.2%、98.0%、94.9%、93.1%、92.8%。依据调查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对其余4只未发病的小熊猫采取肌肉注射头孢哌酮钠和口服复方新诺明进行预防性治疗,效果良好,未有新病发生。结果表明:(1)紫色色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致病性强,致死率高,腹腔注射分离的紫色色杆菌菌液导致接种小白鼠在2~3 d内全部死亡。小熊猫感染后,发病迅速,致死率高,应引起重视;(2)紫色色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外伤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 相关文献

[1]一例紫色色杆菌感染小熊猫的诊治报告. 修云芳,徐素慧,王隆柏,罗伟铭,何晓聪,周伦江,曾显成. 2020

[2]色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评价. 林琳,刘蓓,徐素慧,周伦江,王隆柏,罗伟铭,何晓聪,陈云钦,黄杭,修云芳. 2023

[3]发挥技术优势,助力疫情防控-院水稻所做好防疫医疗物资福照灭菌服务工作. 胡海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