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滴灌施肥方式下不同品种梨树减肥提质增效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中营 1 ; 谢昶琰 2 ; 魏树伟 3 ; 董彩霞 4 ; 王少敏 3 ; 王东升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中心

3.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4.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滴灌;梨树;水肥一体化;产量和品质;提质增效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1 年 022 期

页码: 14-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早熟品种‘中梨1号’和中熟品种‘圆黄’为试材,在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梨的2个生育周期中,以习惯施肥为对照(T0),设置单倍滴灌施肥量(D1)和单倍滴灌加倍(D2)2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果实养分、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梨生产中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习惯施肥和单倍滴灌处理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梨1号’和‘圆黄’果实矿质养分含量随生育期变化趋势一致,均在幼果期处于较高值,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中梨1号’单倍滴灌处理在2个生育周期产量均较高,其商品果株产量平均值与滴灌加倍处理无差异,滴灌加倍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圆黄’单倍滴灌处理株产量与习惯施肥间和滴灌加倍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低于习惯施肥和滴灌加倍处理的趋势,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中较少的水溶肥用量可以保证产量不降低,但对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需要较多的肥料供应。滴灌施肥方式所施用的肥料用量和肥料投入成本均显著低于施肥枪施肥方式。因此,通过水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节水减肥、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生产中可根据果园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实现树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

  • 相关文献

[1]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丁晋利,韩伟锋,何方. 2017

[2]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张丽霞,尹钧,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21

[3]砂姜黑土区施肥水平对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余琼,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8

[4]有机肥对大豆生产效应研究进展. 张成兰,刘春增,李本银,景新新. 2018

[5]土壤不同营养状况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吕凤荣. 2004

[6]水分调控对冬小麦根系与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王汉芳,吕凤荣. 2012

[7]水氮运筹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关系研究. 赵淑章,季书勤. 2005

[8]河南省梨树授粉现状与蜜蜂利用前景展望. 张中印,杨萌,杜开书,吕波,王东升. 2012

[9]河南梨树蜜蜂授粉及绿色防控技术. 杜开书,王东升,郭献平,杨萌,张中印. 2019

[10]梨树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有效防控药剂筛选. 汤小美,林天元,周珊珊,李国凤,刘普,叶振风,吴中营,王东升,朱立武. 2017

[11]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15

[12]滴灌减量施肥对梨树体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谢昶琰,王迪,安祥瑞,吴中营,王东升,魏树伟,王少敏,董园园,徐阳春,董彩霞. 2021

[13]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 2015

[14]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凌云,杜君,李小红,李运景. 2023

[15]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 理向阳,李丽娜,腊贵晓,陆小静,余彦鸽,杨铁钢. 2024

[16]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白田田,裴新涌,关小康,杨明达,张鹏钰,王静丽,王和洲,王同朝. 2017

[17]不同灌溉方式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夏玉米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18]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高翠民,张运红,潘晓莹,何方. 2024

[19]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