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壳寡糖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汝甲荣 1 ; 明立伟 1 ; 李志新 1 ; 张金鹏 1 ; 赵雪 1 ; 刘玲玲 1 ; 李长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关键词: 玉米;壳寡糖;生物菌剂;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56-59

摘要: 本研究以克玉 19 为供试品种,通过施用不同剂量壳寡糖微生物菌剂来探究其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 3 个处理,分别为无人机喷施一次菌剂(A1)、无人机喷施 2 次菌剂(A2)及喷施等量清水(CK).结果表明,施用菌剂后玉米株高和茎粗均有所增加,A2 处理增加最显著,与CK相比增幅分别为 2.43%和 9.14%;施菌后玉米干物质积累有所增加,A2 处理叶片、叶鞘和茎秆干物质积累增加最显著,增幅分别为 10.34%、6.52%和 5.72%;玉米穗长及行粒数与CK相比均不同程度增加,A2 处理增幅最显著,穗长显著增加 9.19%,行粒数显著增加 6.99%;施菌后穗粗及穗行数无显著差异;施菌后玉米秃尖长度显著降低,且A2 处理降低最显著,降幅为 13.55%;施菌后玉米产量显著增加,其中A2 处理增加最显著,增幅为 12.26%.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2]高寒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汝甲荣,刘玲玲,孙继英,马子竣,王怀鹏,邱广伟. 2021

[3]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4]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5]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 2012

[6]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 2013

[7]玉米杂交种嫩单14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浦子钢,韩业辉. 2012

[8]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盖志佳,张伟,刘婧琦,蔡丽君,王谦玉,赵桂范,张敬涛,李彩凤,王玉波. 2015

[9]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10]免耕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春华,盖志佳,王立秋,王谦玉,张敬涛. 2015

[11]24个极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适应性鉴定. 孙波,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振明,张伟巍. 2015

[12]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丽丽. 2023

[13]钾肥用量对早熟春玉米边单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4

[14]氮磷对极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邹德堂,巩双印,张崎峰,李金良,陈凤芝,张作峰. 2011

[15]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陈海军. 2014

[16]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1

[17]钾肥用量对早熟春玉水边单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4

[18]生物菌剂与微量元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上的研究. 王根林,杜吉到,李玉梅. 2006

[19]三江平原地区大豆杀菌剂减施增效试验. 姚亮亮,顾鑫,杨晓贺,高雪冬,张茂明,刘伟,马迎,丁俊杰. 2020

[20]解磷细菌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郎敬,杨洪一,李丽丽,来永才.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