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适宜缓释肥用量优化油菜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玥玥 1 ; 孙灵湘 1 ; 张建栋 1 ; 王海候 1 ; 孙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苏州综合试验站

关键词: 缓释肥;油菜;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7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长三角冬油菜种植区专用缓释肥用量(N-P2O5-K2O:25-7-8)对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提升油菜增产潜力和资源利用率,2020-2021 年在江苏省苏州市布置田间试验.试验设置 5 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和施用缓释肥处理(施用量分别为 750、900、1050 和 1200 kg/hm2,分别以F750、F900、F1050 和F1200 表示),并测定油菜产量和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量和氮吸收量变化特征与肥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缓释肥油菜产量显著增加了 1.81~2.67 倍,且在施用量 900 kg/hm2 时产量和肥料贡献率最高(P<0.05),其他施肥水平间表现相当.油菜产量与分枝数、角果数及株高显著相关.F900 处理油菜角果数显著高于F1050 和F1200 处理(P<0.05).各处理油菜角粒数和千粒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油菜株高随缓释肥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缓释肥用量为 750 kg/hm2 时显著抑制油菜苗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施肥量增加至1200 kg/hm2 时苗期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了 38.8%(P<0.05),施肥量为 900 和 1050 kg/hm2 则介于中间.油菜花期时则表现为 900 kg/hm2 水平下作物生长速率与氮素吸收速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缓释肥 750 和 1200 kg/hm2 用量时作物生长速率分别显著降低了 17.4%和 14.9%(P<0.05),作物氮素吸收速率与生长速率表现趋势基本一致.缓释肥用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油菜苗期肥料贡献率,但是显著降低了肥料农学利用效率.油菜终花期后土壤中无机氮含量随着缓释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综上所述,长三角农区油菜生产缓释肥推荐用量为 900 kg/hm2,其中氮、磷和钾养分投入量分别为N 225 kg/hm2、P2O563 kg/hm2 和K2O 72 kg/hm2,可进一步优化油菜不同阶段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提高油菜分枝数和角果数,从而提高油菜产量和肥料农学利用效率.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2]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菜产量形成与花后氮素积累运转比较. 孙华,黄萌,陈培峰,张建栋,乔中英,宋英,沈明星. 2016

[3]油菜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研究. 高建芹,浦惠明,陈新军,张洁夫. 2006

[4]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19

[5]麦秸还田下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珊珊,刘绪,薛利红,侯朋福,刘雅文,王绍华,杨林章. 2018

[6]不同农艺措施对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4

[7]5种不同缓释肥在盆栽菜用甘薯上的应用研究. 王远,高兵倩,王珧,翁宗宽,戴习彬,朱国鹏,曹清河. 2023

[8]不同施肥模式对草莓连作土壤性质及草莓生长的影响.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霍恒志. 2013

[9]泗阳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田胜营,吕秀敏,董磊,王卫军. 2023

[10]测土配方施肥对"南粳5055"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陈莉,熊江霞,杨大柳,王显,衣政伟,胡中泽. 2022

[11]不同栽培方式下“甬优8号”的产量表现与干物质积累特征.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12]播期和密氮组合对镇麦10号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李东升,温明星,蔡金华,曲朝喜,陈爱大. 2015

[13]适雨灌溉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稻稻田水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20

[14]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2023’生理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王静,冯国华,易媛,刘东涛,刘静,刘立伟,马红勃. 2021

[15]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2023'生理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王静,冯国华,易媛,刘东涛,刘静,刘立伟,马红勃. 2021

[16]氮钾配施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2

[17]3个杂交稻组合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孙加祥,朱庆森,杨建昌,曹小俊. 2002

[18]栽插苗数对4个高产粳稻品种冠层、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 2016

[19]栽插苗数对超级稻南粳49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钱宝云. 2014

[20]施用PL-2对油菜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葛山,赵祥祥.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