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QTL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赞平 1 ; 陈彦惠 1 ; 刘海英 1 ; 赵瑞芳 1 ; 郭书磊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重组自交系;温度;发芽性状;QTL定位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9-17+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基于豫82×沈137和豫537A×沈137构建的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20个家系为材料,借助SN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了发芽率(GP)、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苗长(SL)、幼苗干质量(SDW)、根干质量(RDW)7个种子发芽相关性状的QTL。结果表明,基于豫82×沈137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到24个QTLs,分布在1、2、3、5、6、7、10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性状遗传变异的5.61%~11.01%;基于豫537A×沈137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到40个QTLs,分布在除第2染色体外的其余9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性状遗传变异的5.39%~11.92%。通过元分析方法将64个原初QTLs中的25个(39.1%)整合进6个mQTLs,分别分布于第3、5、7、10染色体上,每个mQTL平均包含4.17个QTLs,分别参与2~4个性状的调控,其中,mQTL3-2包含了7个QTLs,参与对VI、SDW、RDW、GE等4个性状的调控。确定了位于6个mQTLs对应标记区间的35个候选基因,主要参与种子萌发、氧化还原代谢途径、信号传导、逆境抵御等生物学过程。

  • 相关文献

[1]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雄穗分枝数QTL定位. 张莹莹,张君,孙海潮,张盼,董文恒,李永江,史丽丽,卢道文,张凤启,庞文喜. 2024

[2]不同品种甜瓜种子萌发对NO_3~-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赵卫星,李晓慧,常高正,徐小利,梁慎,康利允,高宁宁,李海伦,田潇潇. 2017

[3]基于玉米重组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的相关性状分析. 王延召,魏良明,周波,宋迎辉. 2016

[4]玉米雄穗分枝数主效QTL定位及qTBN5近等基因系构建. 代资举,王新涛,杨青,王艳,张莹莹,席章营,李保全. 2018

[5]玉米丝裂病的抗性QTL定位. 魏昕,李丽华,王振华,宋锐,曾兴,张志明,荣廷昭,潘光堂. 2009

[6]玉米花丝颜色基因qSC10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代资举,张莹莹,王新涛,杨青,王艳,李保全. 2021

[7]基于ILs玉米抗旱相关位点分析. 张自愿,李晶晶,景建洲,王利锋,曹言勇,王浩,李会勇. 2014

[8]基于SNP芯片玉米抗倒性状的QTL定位. 燕树锋,范艳萍,刘海芳. 2022

[9]利用水稻F_2群体对其抽穗期和株高的QTL定位. 侯磊磊,王付华,尹海庆,王生轩,陈献功,王越涛,孙建军,白涛. 2012

[10]谷子籽粒类黄酮含量和粒色的QTL定位. 秦娜,叶珍言,朱灿灿,付森杰,代书桃,宋迎辉,景雅,王春义,李君霞. 2024

[11]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马朝芝. 2006

[12]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的QTL分析. 卢为国,盖钧镒,郑永战,李卫东. 2006

[13]大豆籽粒维生素E含量的QTL分析. 张红梅,李海朝,自翔,顾和平,袁星星,陈华涛,崔晓艳,陈新,卢为国. 2015

[14]大白菜DH群体TuMV抗性的QTL定位与分析. 张晓伟,原玉香,王晓武,孙日飞,武剑,谢从华,蒋武生,姚秋菊. 2009

[15]大白菜种皮颜色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 原玉香,张晓伟,蒋武生,姚秋菊,张强,赵艳艳,耿建峰. 2012

[16]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QTL定位. 郑永战,盖钧镒,卢为国,李卫东,周瑞宝,田少君. 2006

[17]不结球白菜叶片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QTL分析. 班青宇,耿建峰,侯喜林,成妍,王倩. 2010

[18]适宜热烫条件保持双孢蘑菇片品质和颜色. 李静,李顺峰,王安建,陈瑾,田广瑞. 2014

[19]不同品种葡萄伤流研究初探. 吕中伟,吴文莹,郭红光,娄玉穗,张柯,刘程宏. 2021

[20]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 王亚楠,赵胜园,何运转,王根松,黄建荣,田彩红,李国平,封洪强.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