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乳酸菌荔枝汁发酵特性及其贮藏稳定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欣 1 ; 刘芸 1 ; 刘波 1 ; 邓元源 1 ; 曹宜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荔枝;乳酸菌;发酵;贮藏稳定性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9 年 10 卷 011 期

页码: 3522-3529

摘要: 目的 为荔枝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发筛选优良菌株.方法 比较9种乳酸菌在荔枝汁中发酵48 h的活菌数、pH值和酸度,并观察发酵液在4℃储存条件下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 植物乳杆菌FJAT-13737(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JAT-13737)和德氏乳杆菌FJAT-43773(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FJAT-43773)发酵荔枝汁48 h的活菌数最高,达109 CFU·mL-1,但在0~7 d储存期内降至108 CFU·mL-1.嗜热链球菌FJAT-43774(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FJAT-43774)、嗜酸乳杆菌FJAT-13772(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FJAT-13772)和发酵乳杆菌FJAT-13771(Lactobacillus fermentumFJAT-13771)发酵液中的活菌数较低,至储存28 d时,活菌数在107 CFU·mL-1,显著低于其他乳酸菌活菌数(P<0.05).不同菌株荔枝汁发酵液在储存期的最终pH值在3.74~3.9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短乳杆菌FJAT-43776(Lactobacillus brevis FJAT-43776)的荔枝汁发酵液的酸度最高,为140.9oT.在储存期内,不同菌株发酵的荔枝汁的酸度均呈上升趋势,最终酸度在245.8~165.4oT之间.结论 为新型荔枝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发奠定实践基础.

  • 相关文献

[1]荔枝乳酸菌饮品发酵菌种筛选及其发酵特性分析. 刘欣,刘芸,陈梅春,郑雪芳,陈峥,王阶平,刘波. 2022

[2]乳酸菌联合酿酒酵母发酵对龙须菜多糖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陈秉彦,林晓姿,李维新,杨超,何志刚. 2023

[3]葡萄全汁乳酸发酵菌株筛选及其风味分析. 林晓姿,梁璋成,魏巍,李维新,任香芸,何志刚. 2013

[4]大球盖菇漂烫液喷雾干燥精粉贮藏稳定性的研究. 赖谱富,李怡彬,陈君琛,周学划,沈恒胜. 2012

[5]智能温室栽培番茄的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毛方华,陈华. 2022

[6]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耐硫优良菌株的筛选. 任香芸. 2009

[7]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肖华山,吕柳新,陈志彤. 2007

[8]闽东北2003/2004年度冬季荔枝、龙眼冻害考察报告. 张辉,张伟光,蔡文华,林新坚,谢云妹. 2004

[9]福鼎荔枝、龙眼引种观察与思考. 张伟光,林新坚,张辉,谢云妹,伍圣棋. 2003

[10]深圳地区荔枝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鲁勇,彭李亚,王春会,万继锋,陈红凡. 2015

[11]荔枝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郑云云,黄锐敏,苏德森. 2018

[12]中国晚熟荔枝品种介绍. 林旗华,杨凌. 2010

[13]荔枝体胚发生早期蛋白质组分变化的初步分析. 赖呈纯,车建美,赖钟雄. 2012

[14]荔枝果穗套袋材料的筛选研究. 许奇志,黄雄峰,吴溪木,许家辉,李影,庄文斌,许秀淡. 2006

[15]荔枝褐变损失估计研究. 周先治,陈阳,唐建阳,黄素芳,曹宜. 2012

[16]杨桃与荔枝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特征分析. 阮传清,陈建利,刘波,陈燕萍,韩文福. 2011

[17]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邓朝军,易干军,曾继吾,张秋明. 2006

[18]兰竹荔枝花、果及营养枝主要矿质营养需求量研究. 许奇志,许家辉,林旗华,吴溪木,杨凌,许秀淡. 2010

[19]福建省荔枝发展现状与对策. 卢新坤,林旗华,张泽煌. 2010

[20]QuEChERS前处理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荔枝和葡萄中18种三唑类农药残留. 刘文静,黄彪,傅建炜,潘葳,韦航,吴建鸿,艾宇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