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Pro-197-Ser突变的抗双氟磺草胺荠菜的快速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琦 1 ; 于金萍 1 ; 郭文磊 1 ; 刘亦学 1 ; 张惟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荠菜;双氟磺草胺;靶标抗药性;ALS基因;dCAPS

期刊名称: 杂草学报

ISSN: 1003-935X

年卷期: 2021 年 02 期

页码: 14-19

摘要: 双氟磺草胺是防除小麦田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等阔叶杂草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之一,目前在我国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已有荠菜种群对其产生了抗药性。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第197位位点核苷酸突变是荠菜对双氟磺草胺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在引物D197F序列的3′端引入错配碱基,设计出一种衍生性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dCAPS)分子标记方法,可用于第197位位点核苷酸突变的快速检测。抗药性及敏感荠菜的ALS基因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AvaⅡ酶切后表现出多态性,敏感荠菜产生了31、192 bp等2个片段;抗药性荠菜产生了31、192、223 bp等3个片段。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与整株水平测定结果一致,并适用于第197位位点的任意氨基酸取代。这种dCAPS分子标记方法可对田间当季杂草进行检测,可为荠菜种群抗药性的快速检测与监测提供理论支持。

  • 相关文献

[1]天津市小麦田荠菜对双氟磺草胺的抗性及其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突变. 李琦,于金萍,郭文磊,刘亦学,张惟. 2021

[2]2甲4氯异辛酯、双氟磺草胺与烟嘧磺隆复配的联合除草作用. 李琦,马凯悦,刘亦学,贾振妹,张毅超,乔立东.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