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田间开放式增温对东北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阮俊梅 1 ; 张俊 1 ; 刘猷红 2 ; 董文军 2 ; 孟英 2 ; 邓艾兴 1 ; 杨万深 1 ; 宋振伟 1 ; 张卫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气候变暖;开放式增温;同位素示踪技术;氮素吸收与利用;肥料氮去向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01 期

页码: 193-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东北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研究预期增温对东北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可为区域水稻可持续生产与氮肥优化管理提供借鉴.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置田间开放式增温(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模拟预期增温(+1.5℃)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以及氮肥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促进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相比,大田与盆栽的水稻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0.4%和10.8%;增温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素吸收总量,与对照相比,2年平均增幅达21.3%,但增温处理的氮素籽粒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增温处理下水稻从肥料中吸收的氮素显著下降,但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显著增加31.1%,导致氮肥回收率降低12.5%,而氮肥损失率增加14.2%.总体来看,增温有增加水稻籽粒产量的趋势,但降低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比例,导致氮素利用效率降低,氮肥损失率显著增加.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建议合理增加水稻移栽密度,以充分利用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的正向效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氮肥运筹管理,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