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阮俊梅 1 ; 张俊 1 ; 刘猷红 2 ; 董文军 2 ; 孟英 2 ; 邓艾兴 1 ; 杨万深 1 ; 宋振伟 1 ; 张卫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气候变暖;开放式增温;同位素示踪技术;氮素吸收与利用;肥料氮去向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01 期
页码: 193-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东北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研究预期增温对东北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可为区域水稻可持续生产与氮肥优化管理提供借鉴.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置田间开放式增温(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模拟预期增温(+1.5℃)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以及氮肥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促进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相比,大田与盆栽的水稻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0.4%和10.8%;增温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素吸收总量,与对照相比,2年平均增幅达21.3%,但增温处理的氮素籽粒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增温处理下水稻从肥料中吸收的氮素显著下降,但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显著增加31.1%,导致氮肥回收率降低12.5%,而氮肥损失率增加14.2%.总体来看,增温有增加水稻籽粒产量的趋势,但降低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比例,导致氮素利用效率降低,氮肥损失率显著增加.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建议合理增加水稻移栽密度,以充分利用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的正向效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氮肥运筹管理,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黑龙江省中度盐碱地田菁栽培技术
作者:王立志;孟英;潘多锋;曹晓风;宋显伟
关键词:田菁;中度盐碱地;黑龙江省;栽培技术
-
种植方式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作者:张喜娟;王文龙;孟英;唐傲;董文军;刘猷红;徐英哲;王立志;姜树坤;杨贤莉;刘凯;姜辉;任洋;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水稻;种植方式;倒伏指数;单茎抗推力
-
减氮增密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焦峰;张宇涵;董文军;唐傲;刘猷红;孟英;王硕
关键词:水稻;寒地;减氮增密;产量;氮素吸收利用
-
籼型细胞质对粳稻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猷红;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王文龙;徐英哲;孟英;来永才
关键词:东北粳稻;籼型细胞质;杂交后代;稻米品质
-
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邓艾兴;李歌星;吕玉平;刘猷红;孟英;张俊;张卫建
关键词:水稻;齐穗后遮阴;产量;品质;气候变化
-
籼型细胞质对粳稻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猷红;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王文龙;徐英哲;孟英;来永才
关键词:东北粳稻;籼型细胞质;杂交后代;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