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杀配子染色体及其在创制小麦族染色体易位系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国辉 1 ; 王永斌 2 ; 陈静 1 ; 郭长虹 1 ;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

关键词: 小麦;杀配子染色体;易位系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10 期

页码: 88-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山羊草属植物中的某些染色体,当其单体附加到小麦基因组时,能使带有该染色体的配子正常存活;而使无该染色体的配子发生染色体断裂,产生易位等染色体结构畸变。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创制易位系是将小麦近缘种属野生资源的优良性状转移给小麦的一个有效途径。介绍了杀配子染色体的类型、作用时期,并重点综述了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创制小麦族染色体易位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 相关文献

[1]“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刘凤歧,张月学,唐凤兰,李集临,徐香玲. 2009

[2]小麦易位系麦醇溶蛋白的电泳分析. 孙光祖,傅炳孝,陈义纯,张月学,王广金,阎文义,唐风兰. 1991

[3]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 宋维富,赵蕾,赵海滨,张延明,李集临. 2014

[4]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刘佳莹,刘晓强,曲云峰,姜博,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集临,张延明. 2018

[5]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孙光祖,陈义纯,张月学,尚志敏,王广金,阎文义,唐凤兰. 1990

[6]2C杀配子染色体对减数分裂的作用及分析. 赵丽娟,赵丽伟,于金海,李集临. 2007

[7]钴对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崔喜安. 1999

[8]“远中”号小偃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祁适雨,肖志敏,辛文利,孙连发,张延滨,何孟元,卜秀玲,韩方普,辛志勇,马有志. 2001

[9]小麦超微粉体和衣剂技术研究. 解惠光,吕云波. 1997

[10]小麦胚芽油的研究开发发现状与展望. 董德建,孙艳波. 1999

[11]施肥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 金平,宋春雨,金晓华,王玉峰,王丽霞. 1996

[12]小麦-鹅观草易位系T7A/1Rk#1的选育与鉴定. 别同德,冯祎高,徐川梅,陈佩度. 2009

[13]小麦微卫星标记在中间偃麦草中通用性研究. 王黎明,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 2007

[14]适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一种A-PAGE方法. 高崇婧,张延滨,李集临,姜焕焕,赵海滨,宋庆杰,于海洋,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0

[15]小麦胚芽油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 董德建,孙艳波. 1999

[16]小麦超微粉体种衣剂技术研究. 解惠光,吕云波,郑铁军,晏晖. 1997

[17]小麦阶段发育理论研究与应用. 宋维富,肖志敏. 2013

[18]Glu-A1和Glu-D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同缺失对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武茹,张晓,高德荣,别同德,吴荣林. 2011

[19]春小麦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张婧,孙婧欣,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集临,张延明,关宇. 2017

[20]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郑晓雯,高居荣,李兴峰,王洪刚.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