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鮰鱼冷藏过程中气味和新鲜度的变化及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明珠 1 ; 熊光权 1 ; 乔宇 1 ; 廖李 1 ; 向雅芳 1 ; 汪兰 1 ; 吴文锦 1 ; 李新 1 ; 石柳 1 ; 丁安子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鮰鱼;挥发性成分;新鲜度;相关性

期刊名称: 肉类研究

ISSN: 1001-8123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68-74

摘要: 以真空包装与空气包装鮰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电子鼻技术,对鮰鱼4℃冷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样品的电子鼻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感官评分、K值、三甲胺含量、挥发性成分及电子鼻传感器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鮰鱼4℃冷藏过程中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为己醛、壬醛、苯甲醛和1-辛烯-3-醇;电子鼻可以区分不同冷藏时间、不同包装的鮰鱼;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鮰鱼冷藏4~5 d时开始腐败,且真空包装组较空气包装组变化缓慢;冷藏鮰鱼三甲胺含量和K值随冷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真空包装样品新鲜度较空气包装组好;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苯甲醛、1-辛烯-3-醇可作为表征鮰鱼腐败的挥发性化合物.

  • 相关文献

[1]不同预冷时间下鮰鱼能量代谢和加工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章蔚,石柳,熊光权,吴文锦,李新,乔宇,丁安子,廖李,汪兰. 2020

[2]冻融循环对鮰鱼片品质的影响. 黄涵,徐云强,熊光权,汪兰,吴文锦,丁安子,孙卫青. 2019

[3]不同干燥方式下鮰鱼片的干燥特性及风味变化. 周明珠,熊光权,乔宇,廖李,汪兰,吴文锦,李新,石柳,丁安子,黎彩. 2021

[4]NaHCO3浸泡对反复冻融鮰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章蔚,焦春海,熊光权,汪兰,石柳,李新,丁安子,吴文锦. 2020

[5]不同电商物流终止温度对鮰鱼冻藏品质变化的影响. 章蔚,徐云强,周俊鹏,汪兰,石柳,熊光权,王军. 2020

[6]不同处理方式对鮰鱼保鲜效果的比较. 周明珠,乔宇,汪超,熊光权,廖李,汪兰. 2021

[7]电子束辐照处理对鮰鱼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陈方雪,周明珠,邓祎,熊光权,李冬生,乔宇,廖李,汪兰,吴文锦,李新,石柳,丁安子. 2021

[8]鮰鱼肌肉组织中不动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赵奎,汪兰,孙卫青,熊光权,乔宇,吴文锦,李新,丁安子. 2022

[9]电商物流过程中温度波动对鮰鱼片冷藏品质的变化. 王雪莉,张婉,徐云强,汪兰,丁安子,石柳,吴文锦,陈胜,孙卫青,熊光权. 2023

[10]冻融循环过程中鮰鱼片K值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 钱晓庆,朱萌,石钢鹏,熊光权,石柳,吴文锦,汪兰,汪训枝,丁安子. 2021

[11]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鲢鱼体中的挥发性成分. 杨玉平,熊光权,程薇,廖涛,李小定,吴文锦,林若泰,耿胜荣. 2009

[12]4类干制食用菌风味成分的GC-MS分析. 刘璐,乔宇,廖李,高虹,史德芳,薛淑静,李露,段秀辉,程薇. 2014

[13]鲢鱼体内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产生机理初探. 杨玉平,熊光权,程薇,王易芬,李小定,廖涛,乔宇,耿胜荣,李新,林若泰,吴文锦. 2010

[14]0℃贮藏大口黑鲈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刘璐,乔宇,胡佳慧,熊光权,汪兰,丁安子,吴文锦,李新,石柳. 2018

[15]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刘盼盼,郑鹏程,王胜鹏,龚自明,滕靖,高士伟,王雪萍,叶飞,郑琳. 2017

[16]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王雪萍,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胜鹏. 2021

[17]前期发酵温度对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孟鸳,乔宇,刘彩香,康旭,李冬生,胡建中,黄红霞. 2010

[18]锦橙汁辐照和巴氏灭菌处理后相关品质的分析. 乔宇,范刚,潘思轶,程薇,王少华,熊光权,廖李,陈学玲. 2010

[1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茼蒿和藜篙的挥发性成分. 李阳,胡建中,乔宇,廖李,汪兰,吴文锦,陈学玲,王俊,汪超. 2013

[20]甜面酱成曲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孟鸳,乔宇,康旭,李冬生,刘彩香,付雯,胡建中,黄红霞.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