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翟广谦 1 ; 陈永欣 2 ; 田福海 2 ; 徐惠民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忻州,03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忻州,03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忻州,03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忻州,034000
关键词: 玉米;密度;株高整齐度;穗部性状;相关系数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8 年 03 期
页码: 33-35
摘要: 对不同密度下的玉米株高整齐度与德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株高整齐度随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单穗重和穗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秀尖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行粒数>秃尖>穗长>单穗重>穗粒重>穗位数。生产上可以通过栽培措施的标准化,提高玉米株高整齐度,实现丰产稳产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2]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3]3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杜志宏,张福耀,平俊爱,吕鑫,李慧明,田兆祥,杨婷婷. 2012
[4]玉米穗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卢宝红,钟改荣,陈喜明,赵篆芳. 2003
[5]旱地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综合分析. 陈刚,张中东,王璞,陶洪斌. 2012
[6]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苏东涛,郑植尹,郑向阳,刘永忠. 2016
[7]十二个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灰色综合评判. 段学艳,高跟来,宁慧云,甄胜虎. 2005
[8]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塬地玉米的影响. 单皓,张久刚,崔爱民,王云峰,张虎. 2019
[9]春播玉米品种晋单85号栽培密度试验研究. 郭庆瑞,郭凤琴,殷建军,张小娟,王力. 2017
[10]密度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差异性分析. 王坚强,段宏凯,郑丽萍,张晓红,武艾卿,周忠宇,李金梅,李文清,穆艳芳. 2017
[11]施肥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SPAD值的影响. 要娟娟,薛泽民,赵萍萍,王宏庭. 2011
[12]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倒伏率的关系.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王陆军,牛学谦,王美霞. 2017
[13]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张伟,樊修武,黄明镜,黄学芳,刘恩科,池宝亮. 2011
[14]不同密度下玉米穗茎生长与雌穗分化的关系. 董红芬,李洪,李爱军,阎晓光. 2010
[15]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16]耐密玉米杂交种密度效应研究. 杨贵兰,李新海,李红,李爱军,董红芬,申毅力. 2009
[17]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 黄学芳,刘化涛,黄明镜,闫六英,张冬梅. 2010
[18]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郝佳丽,王珂. 2017
[19]不同密度处理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罗坤. 2004
[20]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指标的影响. 马涌,郭建文,袁斌,侯旭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熟玉米新品种航天358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范瑞;陈永欣;王早荣;王世荣;董立红;李文和
关键词:早熟玉米;航天358;选育;栽培技术
-
“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高效种植与利用
作者: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范瑞;李文和;阮福林
关键词:晋鲜糯;玉米;栽培技术;加工利用
-
黑果皮糯玉米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开发利用
作者:范瑞;陈永欣;董立红;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关键词:黑糯玉米;品种;营养价值;保健功效;食品开发
-
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范瑞;陈永欣;董立红;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关键词:晋糯18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
"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高效种植与利用
作者:陈永欣;翟广谦;董立红;范瑞;李文和;阮福林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籽粒品质;作物产量
-
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5号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董立红;范瑞;陈永欣;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关键词:玉米;晋糯15号;选育;应用
-
优质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8号选育与应用
作者:范瑞;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关键词:玉米;晋糯18号;选育;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