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跃生型微地块:离散型板块边界的复杂演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繁 1 ; 李三忠 1 ; 索艳慧 1 ; 朱俊江 1 ; 李玺瑶 1 ; 戴黎明 1 ; 刘永江 1 ; 于胜尧 1 ; 汪刚 1 ;

作者机构: 1.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跃生型微地块;微板块;洋中脊跃迁;板块三节点;地幔柱

期刊名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ISSN: 1001-1552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644-66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当今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越发需要精细化研究,前人在板内变形、洋中脊增生、裂谷拓展以及板块驱动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大洋岩石圈内部仍有很多微型构造块体没有得到更完善的认识和整理。本文总结前人关于裂谷拓展、洋中脊跃迁以及洋中脊-热点相互作用的研究,归纳全球跃生型微地块实例。结合大洋岩石圈内部微地块的形成和消亡过程,提出了3个跃生型微地块演化模型,即三节点重组模型、微陆块的大陆裂谷跃迁模型和微洋块的洋中脊跃迁模型,并探讨其深部动力和物质来源,便于进一步开拓洋中脊重组和海底构造的研究工作。大多数跃生型微地块是由于洋中脊-热点相互作用导致的,地幔柱对跃生型微地块的形成具有显著控制作用。跃生型微地块是深浅部构造耦合研究的关键。跃生型微地块可以由延生型微地块、残生型微地块等转化而来,也可能在板块运动过程中转化为增生型微地块或碰生型微地块等。

  • 相关文献

[1]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李三忠,曹现志,王光增,刘博,李玺瑶,索艳慧,姜兆霞,郭玲莉,周洁,王鹏程,朱俊江,汪刚,赵淑娟,刘永江,张国伟. 2019

[2]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 李三忠,索艳慧,周洁,钟世华,孙国正,刘洁,王光增,朱俊江,姜素华,李玺瑶,郭晓玉,刘丽军,刘永江,曹现志,郭玲莉,赵淑娟,王鹏程,关庆彬,陈龙,刘勃然,周建平,姜兆霞,刘琳,曹花花,戴黎明,于胜尧,刘博,王秀娟,王程程,王玺,刘泽,管红香,李晓辉,胡军,段威,于雷,刘晓光,王誉桦,钟源,刘鹏,张文超,李洛阳,赵彦彦,许淑梅. 2022

[3]地球的层圈结构与穿越层圈构造. 许志琴,王勤,孙卫东,李忠海. 2018

[4]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洋内与陆缘微地块研究的启示. 李三忠,索艳慧,刘博,刘永江,李玺瑶,赵淑娟,朱俊江,王光增,张国伟. 2018

[5]西菲律宾海盆本哈姆隆起玄武岩岩浆作用条件. 王睿睿,鄢全树,田丽艳,张海桃,施美娟. 2018

[6]海底“三极”与地表“三极”:动力学关联. 李三忠,索艳慧,王光增,姜兆霞,赵彦彦,刘一鸣,李玺瑶,郭玲莉,刘博,于胜尧,刘永江,张国伟. 2019

[7]板块驱动力:问题本源与本质. 李三忠,王光增,索艳慧,李玺瑶,戴黎明,刘一鸣,周洁,郭玲莉,刘永江,张国伟. 2019

[8]海洋磁异常及其动力学. 李园洁,李三忠,姜兆霞,索艳慧,周在征.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