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用RAPD技术探讨冬青属苦丁茶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凤琴 1 ; 刘国民 1 ; 周鹏 2 ; 徐立新 1 ; 郭安平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冬青属;苦丁茶冬青;遗传差异;RAPD分析

期刊名称: 云南植物研究

ISSN: 0253-2700

年卷期: 2004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637-6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 2 2份冬青属苦丁茶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4 0个 10 bp的引物用于多态性检测 ,从中筛选出了 2 7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用该 2 7个引物对上述 2 2份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 ,共得到 4 45条DNA谱带 ,其中多态性带4 32条 ,占 97 0 8%。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了各份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 ,并用UPGMA构建了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 :2 2份供试材料分成 4类 5组 ,第Ⅰ类为Ilexpentagona (分为A、B两组 :A组为新变种var mashanensisG .M .L .;B组为原变种var pentagona) ,第Ⅱ类为I kudingcha,第Ⅲ类为I latifolia ,第Ⅳ类为I cornuta ;第Ⅱ ,Ⅲ ,Ⅳ三类各有一组材料组成。物种的差异、亲缘关系以及同一物种内不同种质材料在起源地域上的差异均可从系统树中反映出来。RAPD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作为判断冬青属苦丁茶种质资源材料的起源地域、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以及种级水平和种下分类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苦丁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左文健,陈惠琴,李晓东,王振辉,戴好富,王金辉. 2011

[2]苦丁茶冬青多糖乙醇分级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赵书凡,朱科学,朱红英,贺书珍,谭乐和. 2017

[3]苦丁茶冬青叶的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左文健,冉忠梅,梅文莉,赵夏博,戴好富. 2011

[4]不同微量元素对苦丁茶冬青新稍的影响. 赵青云,王辉,王华,庄辉发,赵秋芳,朱红英. 2013

[5]苦丁茶冬青不同萃取组分降血脂活性的比较. 朱科学,赵书凡,朱红英,谭乐和,贺书珍. 2017

[6]苦丁茶冬青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顾文亮,庄辉发,王辉,张翠玲,朱红英,谭乐和. 2018

[7]苦丁茶冬青粗多糖的分离表征及其抗化活性研究. 朱科学,朱红英,贺书珍,张彦军,谭乐和,马帅. 2016

[8]苦丁茶冬青粗多糖的分离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朱科学,朱红英,贺书珍,张彦军,谭乐和. 2016

[9]槟榔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RAPD分析体系的初步优化. 刘慧娟,车海彦,温衍生,罗大全. 2010

[10]油梨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分析. 刘康德,李建国,彭世清,郑学勤. 1999

[11]一种橡胶树叶片基因组DNA快速PCR扩增方法. 陈相,程汉,安泽伟,黄华孙. 2016

[12]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性及其RAPD分析初步研究. 谢艺贤,张欣,漆艳香,蒲金基,刘志昕,张辉强. (Mis

[13]Genomic-SSR和EST-SSR在柱花草种间的遗传差异. 丁西朋,罗小燕,邵辰光,张龙,王文强,白昌军. 2015

[14]应用ISSR标记分析12份臂形草种质的遗传差异. 陈晓斌,邹冬梅,田维敏,蒋昌顺. 2008

[15]木薯及其同源四倍体基因组与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肖亮,周慧文,谢向誉,尚小红,陈松笔,严华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